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A.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B.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 . 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3 . 在这些一步登天的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此话中的“乌托邦梦想”指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4 .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科学技术革命的模式经历了一个由“土洋并举”向“以土为主”的变化过程。“洋”就是依靠尖端科技人才,实现科技革命性突破,土是依靠群众智慧,发明“土办法”,制造尖端产品。这一变化
A.激发人民群众勇攀科技高峰的热情
B.打击了科技人才研究科学的积极性
C.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D.是“大跃进”运动在科技领域的体现
5 . 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导致刘少奇“皱起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①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
②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 . 1956~196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
①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牺牲了农业为代价
②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
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④开局和中期经济态势较好,后期有问题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
7 . 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柳随年曾提到这样的小故事:某年秋,国家计委干部去河北徐水搞共产主义规划,问老农一亩能产多少粮食,老农两次都不吭声;问到第三次的时候才用嘴指着牌子上的800斤;又问能产800斤吗?他说,包括秸秆在内.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结构急需得到调整
B.一五计划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C.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D.“左”倾错误影响农业发展
8 . 下图是一张年历画,画中题诗:“人民公社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人众财多好建设,工农业遍地开花。”此年历画应该出现在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期间
D.“大跃进”时期
9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D.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10 . 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是指
A.长期战争的破坏
B.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
C.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
D.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