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2023·江苏南通·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宣传画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如图意在(     
   
A.鼓励农民为巩固政权努力奋斗B.激发人民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C.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序推进D.号召农民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
2023-05-26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3·江苏·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59年,毛泽东指出,“我们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已经干了十年,但是建设对于我们来说是新的事,没有经验”,“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我们的第一个先生是苏联,但是美国也是我们的先生”。毛泽东意在强调(     
A.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B.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C.现代化建设走苏联美国的道路D.学习外国的经验改革经济体制
2023-12-01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2024届高三仿真模拟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相关成就是(       
A.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
B.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
C.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D.“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
2023-04-08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3-1978年)GDP及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这
A.经济指标一直持续向好B.经济发展深受国内外形势影响
C.经济政策调整作用明显D.人民群众的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2021-09-09更新 | 484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致田是密云县十里堡供销社党支部副书记。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用职权谋私利,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受到人们的好评。有一次,老王的妻侄找他要买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他说:“这是分配物资,不能走后门,如果我带头违反政策,开后门,那店里不就乱套了?”去年秋天,老王的孙女到供销社想买点猪油,别人就背着老王给卖了八斤。孙女临走时,老王发现她车子上捎着个纸盒,扒开一看,原来是猪油,便对孙女说:“我是负责人,应当带头遵守规章制度。我们走后门买油,群众怎么办?”孙女只好把油如数退还给了供销社。

——1978年7月14日《北京日报》《亲孙女买猪油走后门,王致田顶歪风腰杆硬》


(1)提取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
(2)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此报道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6 . 1958年,曾任公社书记的李丙炎说:“那时吹牛皮,我觉得是政治需要,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看不起我们,我们就得自己给自己壮胆,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于是就放心地放起高产‘卫星'来。”据此可知,李丙炎认为当时“大放卫星”
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C.有其特殊的历史现实背景D.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8年初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调剂和补充职工问题的意见》规定:各地区各单位的招工计划要先经过地方党委审查,而后报中央考虑决定。同年6月,中共中央同意了劳动部的报告,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管理,招工计划不必经中央批准。这一转变,源于(     
A.中央对经济管理权的下放B.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C.经济建设上存在冒进倾向D.“一五”计划的实施
2023-03-30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美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12年中国GDP增长速度波动曲线图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三方面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内容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4-03-28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宣传画具有内容紧跟时代主题、图像紧跟时代热点、形式彰显时代风采的特点。下面是1959年题为《实干苦干加巧干生产指标冲云端纺织女工志气大要把地球当线团》和《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争取更大的丰收》的两幅宣传画。这两幅作品意在(     

A.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B.展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C.促使中共八大的举措付诸实践D.表明女性成为生产的主要力量
2023-11-26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7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10 . 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国家政权和国家制度的重构,明确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关系成为逐步理顺农村工作的前提。同时,党和人民政府通过废除保甲制度、颁布《婚姻法》等治理举措,崩解了农村社会原有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旧政治权威。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和《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村政府与乡政府并立为基层政权。

——摘编自丁云《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发展变迁》

材料二   1958年,《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按此决议,原有的几十甚至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均的合作社合并为一个农村人民公社,将一切生产资料上交给人民公社,统一分配。人民公社不仅要管生产、管政权,还要管社员生活,形成一种“政社合一”模式。直至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农民才开始从高度集体化的治理体制中脱嵌出来,家户重新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农村社会重归分散,“政社合一”模式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基础,1983年,全新的乡镇基层政权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同时,伴随农村经济活力的充分调动,多元利益主体纷纷出现,村委会成为群众自治组织,也是整合农村社会的组织。

——摘编自祝传佳《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变迁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重构乡村秩序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演变。并结合所学,分析不同阶段的治理体制产生的主要背景。
2022-11-29更新 | 348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浙江A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