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2017·新疆乌鲁木齐·二模
1 . 1958年6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和技术力量下放的规定》。规定要求下放的交接工作“应该一律于6月15日以前完成”。到6月25日,中央工业部门所属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下放地方管理。“下放”在当时造成的结果是
A.各地经济发展缓慢B.资源浪费和管理混乱
C.促进工业化的进程D.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2020-10-1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末期,秦蜀守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时候,考虑这项工程所要发挥的功能依次是防洪、航运和灌溉。创建期的都江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互相影响的水利系统。两宋时期,拥有分水、导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综合功能的工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都江堰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视,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岁修工程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地方上则设置各级官员共同负责灌区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岁修活动。成熟期的都江堰内江灌区共分出4条干渠,灌溉面积超过200万亩。

——摘编自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研究》

材料二   “大跃进”后期最有名的水利工程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经10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工。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加上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长约1500公里;10年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尽管林州人民为此工程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自90年代以来,出现水源不足,渠道老化等问题,但运行30年间,解决了全县严重干旱的问题;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亩。

——摘编自李克军《如何评价“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都江堰建设为例,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旗渠的修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4 . 如图为创作于1959年(左图中的小孩手持弹弓准备射下麻雀)和1983年(右图中的小孩准备吃水果)的宣传画,这两幅图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儿童教育事业的进步
C.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D.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2020-04-24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广州、深圳市学调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如图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和七十周年的纪念邮票,这两张邮票
A.反映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否定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C.表现了不同时期的建设成就D.歌颂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020-01-11更新 | 3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高三1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图描述了1952~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人数的演变路径。据图示“①、②、③”三处非农就业人数大跳跃可以推知

A.计划体制一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B.非农就业大跳跃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C.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
2019-04-24更新 | 658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19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面为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
B.“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
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
D.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春天”
2019-03-28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中原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3月联考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社队企业是由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社队企业大规模出现。1965年至1976年期间,其产值由5.3亿元增长到123.9亿元。到改革开放前,社队企业发展到152万个,总产值达到49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3%。这一现象
A.阻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
B.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
C.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D.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03-10更新 | 823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可知
A.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B.中国人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下降
D.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2019-02-17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漳浦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1952~1978年期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左右提高到44.4%。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世界工业大国。据此可知建国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计划经济禁锢了中国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