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在20世纪50年代末,神州大地出现了白天列队上山砍树挖煤,寻找矿石,黑夜灯火通明,号声不绝,村村无闲人,户户炼铁忙的壮观场面。该现象(       
A.挫伤了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B.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适应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21-22高二下·湖南·期末
2 . 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报告文学《毛主席到了徐水》描写道:一只野兔被人发现逃到麦田后,由于小麦长得太茂盛,这只野兔被麦苗困住无法动弹。这段描写反映了(     
A.个人崇拜风气盛行B.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C.毛主席与农民心连心D.浮夸风渗入文学创作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受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出口商品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到1957年初级产品出口额占中国总出口的比重仍高达636%,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比仅为364%,而且其中将近3/4是轻纺工业产品。中国进口商品则以成套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原料等生产资料为主,“一五”期间其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的比重始终处于916%以上。据统计,1950年,私营企业承担的进出口额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占335%,之后随着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非国营企业逐渐在中国对外贸易活动中退出,到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全部由国营外贸公司垄断经营。由于冷战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敌对、孤立甚至封锁禁运政策,我国内地贸易的市场主要是中国港澳地区、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与部分西欧国家(英国、法国、瑞士等)也有小规模的贸易往来。

——摘编自盛斌、魏方《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195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8~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5 . 1958年,毛泽东到河南新乡七里营视察,之后在谈话时说:“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毛泽东赞扬的“它”是
A.人民公社B.大跃进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2021-11-05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刚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A卷·夯实基础)
6 . 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十五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我国今年有了520万吨钢,再过5年可能有1000万到1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2000万到2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3500万到4000万吨钢。为此,中国
A.发动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社会主义建设完全照搬学习苏联模式
C.发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1-09-06更新 | 311次组卷 | 8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选拔卷)
7 . 据有关统计,1958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
A.体现了教育对科学研究的促进B.是借鉴苏联经验的结果
C.反映社会局势对学术界的影响D.说明我国科技发明显著
8 . 如图是新中国某一时期的宣传画,画中的人物是两名武汉医学院的学生,宣传标语为“我们同矿石一起炼成钢!”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B.促进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C.改善了原有的经济结构D.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教训?
10 . 漫画《大豆过江》,画中标注“此画为1958年秋江苏农民朱会然和华君武合作完成”,配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该漫画反映出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快速发展B.“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C.农民提高粮食产量愿望迫切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