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1958年,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迅速在中国城乡兴起(图1)。土高炉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农村、城市、校园、各级党政机关的大院里,都可以见到土高炉的身影。许多地方的农民放弃耕作,上山采矿,建土炉。这一做法
A.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B.贯彻了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
C.加速了“一五”计划的完成D.导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停滞
2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
2021-01-19更新 | 215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 . 下表为1957-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统计表,该表反映出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43.3%31.2%25.5%
196021.8%26.1%52.1%
增长率—22%47%223%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彻底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人民公社化运动成效体现
4 . 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全国各地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例如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等。这些做法
A.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B.忽视了基本国情
C.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D.协调了经济发展
5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7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5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6 . 《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发文指出,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材料主要体现了
A.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启
C.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D.“大跃进”运动的出现
2020-07-22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选拔卷)
7 . 在20世纪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中呼和浩特市决定在3到5年内收集50万首民歌;山西省提出一年要产生30万个“李有才”,30万个“郭兰英”,实现“村要有李有才,社社要有王老九,县县要有郭沫若”。由此可知
A.人民群众文学创作热情高涨B.基层民众文化素养显著提高
C.国民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国民经济建设遭遇重大挫折
8 . 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其本身虽然不一定“真实”,但我们仍能从中发掘出当时世事变迁的信息。下图的漫画反映了当时全面建设
A.社会主义过程中“左倾”错误的影响B.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增产明显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中国在世界农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9 . 1959~1961年中国发生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导致这次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苏关系恶化B.三年自然灾害
C.“左”倾错误严重D.“文化大革命”
2020-06-08更新 | 7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综合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10 .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019-12-04更新 | 114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能力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