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图为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

A.“一五”计划开局之年农业总产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B.“三大改造”期间的工业总产值始终不及农业总产值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总产值进一步下降
D.20世纪5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趋势
2 .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个时期连续十年内国内工农业总值变化情况。对图中“C”点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大跃进”促使重工业产值提升B.国企改革协调了轻重工业比重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很大成效
3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四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注意回答影响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二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注意回答实质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3)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注意“主要推动因素”至少回答两条)
4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两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分别是
A.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改变了“五四宪法”关于居民“自由居住和迁徙”的规定,形成了城市和农村户口的“二元结构”模式。这一变化
A.旨在用法律限制城市人口规模
B.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
C.旨在减少农村人口,保障农民就业
D.说明“二元结构”模式适合中国
2017-03-03更新 | 104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辽宁大连八中高三12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