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1959年9月外交部和中联部送来了苏联经济学硕士格洛托夫所写的《论集体农庄所有制的发展前途》一文。毛泽东看后批示:“此人根本不研究马、恩、列思想,并且连斯大林公社必定是集体农庄的高级形式这一观点也否定。总之,作者认为公社无论何时都是有害无益的。”毛泽东这一批示说明了(     
A.赫鲁晓夫取消集体农庄的办法被中国指责
B.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出现曲折
C.中苏两国的国家关系已经出现了严重恶化
D.苏联学术界与其政治价值观相背离
2 . 民歌是时代的回音壁。民歌“多穗高粱真正好,多穗高粱出高产,一个大马拉一棵,累得马儿通身汗,社会进展如火箭,粮食打得堆成山”体现了当时
A.“文革”的影响波及农业
B.高科技农业科研成果丰硕
C.改革开放使农业大丰收
D.“大办”农业严重脱离实际
2017-11-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舒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实际成就
2017-11-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人民公社推行后,出现了“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景象。这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B.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
C.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
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
5 . 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B.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C.必须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D.必须坚持反对“左”的错误思想
6 .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实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B.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
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
D.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
7 .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作为口述史料,上述歌谣可直接用于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D.“包产到户”
8 . 1958年,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不久,禁止从农村招工的政策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这一变化
A.导致农业集体化运动严重受阻
B.适应“大跃进”的需要
C.利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
D.导致城乡差别缩小
9 . 流行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B.放卫星、赶英超美——“文革”时期
C.上山下乡、样板戏——“大跃进”时期
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10 . 《平凡的世界》有这样一段描述,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无奈的一声长叹,只得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造成孙少安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B.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C.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D.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压力
2017-02-17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市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