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建国后到2005年,除了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1965年的调整时期外,中国政府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其中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被称为“夭折的计划”。导致“二五”计划“夭折”的直接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B.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C.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3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下列选项中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
A.董仲舒新儒学——汉代“大一统”B.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C.启蒙思想——美国1787年宪法D.毛泽东思想——“大跃进”运动
4 . 下图是1958年的宣传画《刻舟称瓜》。它反映了
A.当时的农业高产丰收B.农民生产技术提高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5 . “一切以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的悲观论调已经完全破产了。”“地的产量是人的胆决定的。”以上见诸报端的言论出现于 ( )
A.社会主义改造中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之中D.改革开放的初期
6 . 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李锐的回忆录书《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极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人民公社B.大跃进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其措施之一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那么,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国先后存在约
A.10多年B.20多年C.30多年D.40多年
8 .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1959到1961年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不能超前于生产力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不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C.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比重应适当D.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9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016-11-18更新 | 41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