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教训?
(3)根据材料三,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 .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的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据材料二的两幅图,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发生了哪两次重大的变革或调整?(要求写出时间和概念名称)

材料三 1979 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 的某些变革。……到 1983 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生产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的实施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