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宣传画又名招贴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其特点是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下面是组反映中外历史重大事件的宣传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苏联集体农庄的宣传画


图二玉米运动的宣传画


图三图中文字为“社社亩产万斤粮”


图四1980年农业大丰收


(1)指出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苏联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二者的结果如何?
(2)图三、图四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原因各是什么,给新中国的经济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以上四幅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2022-08-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汪清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果为下列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成就
3 . 195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报告文学《毛主席到了徐水》描写道:一只野兔被人发现逃到麦田后,由于小麦长得太茂盛,这只野兔被麦苗困住无法动弹。这段描写反映了(     
A.个人崇拜风气盛行B.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C.毛主席与农民心连心D.浮夸风渗入文学创作
4 .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D.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19491957年,中国农业产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推动了全国土地改革。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销统购”政策,以确保有限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和资源。19581977年,农业发展中存在“左”倾思想,存在着严重的浮夸风,经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到1978年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广,逐步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向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安全体系、加快农业科研等方面不断努力。

——摘编自陈红英戴孝悌《新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演变进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并综合材料谈谈对近现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6-27更新 | 68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一夜之间变成社会主人的劳苦大众有着一种急欲改变眼前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这一愿望也被“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民族情结所反映。而“赶英超美”等口号的刺激,进一步激化了这一愿望,批判“反冒进”成为社会的主流。此外,人民公社在苏联的失败和赫鲁晓夫对人民公社的批判,也进一步刺激了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发展。

——摘编自李银桂《简论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被选择,有其事物发展的客观性。但无数案例也证实了小农经营的模式难以使农户通过私下协商,提供农业生产与农村社区生活所需的公共品。2012年中国病险水库多达4万座,农村“市政设施”建设的滞后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以家庭作为基本的生产单位,使农地细碎化现象突出,规模经济难以产生,以致歉收时,收入下降,丰收时,却又陷入“卖粮难”的困境。

——摘编自王剑锋邓宏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绩效、影响与变迁机制辨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农业生产制度变革的实质简述你对该变革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980年中国五年计划(节选)

阶段年限主题
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经济恢复
“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化起步与社会主义改造
“二五”计划1958—196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调整1963—1965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五五”计划1976—1980建立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马远之《中国有一套——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综合上述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人民公社集体生产组织下的劳动时间与收入之间几乎没有多少关联性,或者说在大规模组织的生产中,一个人所挣得的工分数与其付出的劳动时间有直接关系,但与其努力程度的关联则很小。这表明
A.农业生产监督与计量成本高昂
B.理想化制度设计导致公社运行效率低
C.多劳多得分配方案得以贯彻落实
D.公社体制点燃了民众的理想主义激情
2022-05-12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3—1978年)GDP及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图可知(  )
A.经济指标一直持续向好B.人民群众的经济建设热情高涨
C.经济政策调整作用明显D.经济发展深受国内外形势影响
10 . 下图为1959年彩色连环画《人民公社多么好》的一页,该页中的注解写道:“哨子㘗㘗响,大家进食堂,饭菜香喷喷,吃饭不要钱。”这说明人民公社(       
A.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建设农村的探索存在艰难曲折
C.成功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D.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22-05-08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2届高三5月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