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64年,中国工业交通各部试办了12个托拉斯,六个省、市试办了11个托拉斯。这些托拉斯都是按行业组织起来的专业性的联合企业,改变了过去由各级、各部门多头领导的办法,实行了由托拉斯统一领导;改变了过去以厂矿为单位的独立核算、分散经营的办法,实行了以托拉斯为单位的集中经营。托拉斯的试点表明我国(     
A.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B.“三线建设”得到强有力保障
C.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四个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紧急指示信,提出“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市场”,规定:“除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据此可知,上述规定(     
A.说明中共彻底纠正“左”倾错误B.推动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
C.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平衡D.表明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
2023-02-06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3-01-12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19491957年,中国农业产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推动了全国土地改革。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销统购”政策,以确保有限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和资源。19581977年,农业发展中存在“左”倾思想,存在着严重的浮夸风,经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到1978年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广,逐步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向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安全体系、加快农业科研等方面不断努力。

——摘编自陈红英戴孝悌《新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演变进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并综合材料谈谈对近现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6-27更新 | 685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的分布示意图。对此阶段工业建设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展基础上延伸
B.改变了50年代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D.开创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先河
2022-09-05更新 | 732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1962年起,我国开始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成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随后于1963年下半年启动的成套设备引进工作侧重于解决人民群众的“吃、穿、用”问题,兼顾发展机械、石油工业等。这反映了
A.外交方针发生根本变化B.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
C.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D.经济建设重心开始转移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材料   19822004年“三农”工作一号文件内容节选1982年:对于(农村)家庭副业和专业户,必须实行积极扶持的政策,在资金、技术、供销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

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1984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1986年:伴随着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专业户。

2004年: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有限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和地方要支持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19822014)》


(1)解读图1、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提取材料信息,从多角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8 . 下图是1952和1978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结构示意图。据此可知
A.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合理B.国民经济增速全面提高
C.东部地区工业产值减少D.国家工业布局有所改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18次组卷 | 57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历史高考真题
10 . 1959年底,部分省市农村集市恢复情况统计表
地区原有集市数现有集市数占原有集市比例
山东省4173391093.7%
河南省3365307591.4%
北京市521325%
天津市82167882.6%
贵州省2422211587.3%

A.完成国家安排统购统销任务B.加速实现货币回笼的进程
C.解决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不足D.解决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