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他(如图)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他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他”就是
A.时传祥B.焦裕禄C.王进喜D.杨善洲
2 . 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2020-07-12更新 | 5241次组卷 | 56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在1960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给每个社员留点自留地,多少一定要给他们留一点,使社员能够种菜、喂猪、喂鸡、喂鸭。只有大集体,没有小自由,不行。”这表明
A.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B.在一定程度上对“左”倾错误纠正
C.农村土地所有制有了一定变化D.集体所有割占优势的局面被打破
4 . 1961年,国家对高级糕点、糖果开始实行高价政策,随后扩大到饭馆、商店等许多方面。从1962年下半年起,国家的高价政策逐步回落,到1965年底,高价商品只有高级针织品一种。这一变化直接表明
A.农业生产基本得到恢复B.现存经济体制存在问题
C.市场供应状况得以改善D.干部腐化现象得以遏制
5 . 自1964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随着“三线建设”的开展,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三线建设”实施的国际背景是
A.朝鲜战争爆发,威胁沿海安全B.增强战略纵深,提高备战能力
C.调整工业布局,提升经济实力D.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
6 .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
A.表明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B.鼓励基层干部群众继续大跃进
C.有效清除了“左”倾错误影响D.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问题
8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9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0 .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部分,停办公共食堂。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又发文件强调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些做法
A.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B.纠正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D.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