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1952—1965年轻重工业产值结构变动情况(单位:%),如图的数据反映了
A.工业建设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理性
B.“大跃进”运动推动了工业高速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
D.“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2021-08-1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62年,全国许多正在施工的大型工业项目被紧急叫停,大中型项目比1961年减少了近一半。相比1960年,1962年的工业计划指标下降47%,其中重工业更是下降了近60%,这些做法
A.彻底纠正了经济建设的错误B.消除了全国经济困难局面
C.突破了计则经济体制的局限D.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2021-07-19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60 年 11 月,中央下达了《紧急指示信》,其中明文规定:“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另外,据估计,1961 年至 1962 年,当时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约占 20%。这些现象反映当时中国(     
A.经济体制改革已初现端倪B.在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
C.已经摆脱了苏联模式制约D.国民经济形势已经得到基本好转
4 . 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又说,“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   )
A.倾向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强调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根本调整
C.意识到人民公社体制的不足D.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了质变
5 . 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强调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这反映当时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初步确立B.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农业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建设D.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2021·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61年,中央“商业四十条”规定:继续发扬小商小贩的经营特点,在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的组织下,恢复货郎担子、串街、串乡、摆摊、送货上门、夜间售货等多种多样的服务方式,又买又卖便利群众。该规定
A.旨在开展商业合作化运动B.推动商业向全民所有制过渡
C.有利于纠正“左”倾错误D.促使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2021-04-20更新 | 208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A.撤销人民公社体制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8 . 1962-1963年,全国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小商小贩的发展比较稳定。到1964年底,全国小商小贩又恢复到247万人,其中个体商贩50多万人。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打破B.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C.完全纠正了“左”倾错误D.为调整经济放宽相关政策
9 . 如图为1960年创作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该作品旨在
A.说明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B.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
C.表明妇女成为工业建设主力军D.展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2021-03-27更新 | 856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61年,毛泽东将重新发现的写于1930年的《调查工作》印发,并在文章选入《毛泽东著作选读》时将其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等问题。毛泽东这一指示旨在
A.确立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地位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施行
C.指导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D.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