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中国成为工业化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五”计划的重点是进行重工业建设,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工业建设开始了以市场取向为指导的探索,工业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要体现在工业体制改革上,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彭南生《现代化中的“中国式”》

材料二   


                                   19491976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2)观察材料二所示曲线图,分三个阶段指出1956年—196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2024-02-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主题词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赶英超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1)“二五计划”期间的主题词是“大跃进”,但事实并没有“跃进”,而是出现了左图所示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请客观概括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六五”计划期间,我国是如何“走向改革开放”的?
(3)材料一中,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变化能够反映我们哪些认识上的进步?
材料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刘成分比例示意图

(4)依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6-12-07更新 | 5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