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A.撤销人民公社体制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2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消失。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1-12-04更新 | 24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2014年江西新余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3 . 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1950—199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年经济增长率迅速提升
B.国民经济比例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C.周恩来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推动1975年经济的恢复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92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4 . 1963年,毛泽东提出了“两步走”战略构想,即“第一步,搞15年,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再用15年,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这则材料可用来说明
A.“一五”计划的理论背景B.极左思潮泛滥的严重影响
C.社会主义建设的“调整”D.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5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1-06-11更新 | 166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如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又说,“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   )
A.倾向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强调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根本调整
C.意识到人民公社体制的不足D.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了质变
7 . 1962年6月,河南郾城县各地农村实行借地,把部分集体耕地暂时借给社员个人耕种,自种自收:全县共借地14.3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12.8%,人均0.26亩,连同自留地人均0.45亩。该材料所述史实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B.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C.说明该县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早D.说明集体经济比重有所下降
8 .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段时期,流传的口号各有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0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958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①口号都体现了浓厚的革命色彩
②经济建设的探索合理有成效
③国家建设面临复杂的内外形势
④不同时期口号时代特征明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1-05-09更新 | 23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作于 1959 年的《猪多肥多粮产高》的宣传画。该宣传画
A.说明农业机械化取得成就B.讴歌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C.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D.真实再现当时农村状况
2021-05-08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61年1月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强调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适当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和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这反映当时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初步确立B.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发展农业以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建设D.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