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1963年,陈云提出著名的“鸟笼经济论。”即“市场经济是鸟,计划经济是笼子,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这一理论实际上是
A.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市场调节
B.主张市场和计划不应有主次之分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 . 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讲话中说:“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这表明毛泽东
A.公开承认了“大跃进”的失误
B.从根本认识到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C.有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初步设想
D.要求全党贯彻落实“八字方针”
3 . 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C.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
2016-11-21更新 | 10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河南信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四校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2016-11-18更新 | 38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卷
6 . 材料一 “白圭,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昊用兵,商鞅行法是也。’蓝天下言治生祖白圭。”
——(西汉)司马迁《史记》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
材料二 “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发展和特点》和[明]谢肇潮《五杂俎》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
—— 摘自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 年 10 月)
(3)据材料三,张謇提出的重要经济主张。张謇身体力行创办企业,试举一例。
材料四 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外资在华面粉工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1922年6月,上海的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75%,7月份减少至40%。
(4)联系所学,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在行业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据材料四,一战后,中国面粉工业很快萧条下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1960年
-22.8%
47%
223%

(5)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针对表格中的现象,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采取什么措施?
2016-11-18更新 | 8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8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要把能搬的一线重要企业、科研机构、学校一部分迁移到三线、二线;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党的文献》1995年第3期
(注:一线指东部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云、贵、川、陕、甘、宁、青省区及晋、豫、湘、鄂等靠近内地的地区;二线指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
材料二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三线地区的工业总产值由258亿元增加到1270亿元。建成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陕西航空等一批现代化生产和科研基地,成昆、湘黔等重要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德阳重型机器厂等工业基地以及攀枝花、十堰等新兴工业城市。
——摘编自魏后凯《中西部工业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线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意义。
9 . 下表反映的是1952—1970年间各时期投资结构变化情况(%),对该表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
1953—19577.16.436.250.3
1958—196211.36.454.028.3
1963—196517.63.945.932.6
1966—197010.74.451.133.8

A.1953—1957年的投资结构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影响B.1958—1962年重工业投资增长受“左倾”思想影响
C.“八字方针”调整了1963—1965年农轻重的投资比例D.“文革”并没有影响到轻工业领域的投资比例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