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1961年,毛泽东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那么急,十分急搞不成,要波浪式前进,明后年搞几年慢吞吞,搞扎实一些,然后再上去,指标不要那么高,把质量搞上去,不要务虚名而受实祸。”这一指示
A.有利于调整经济克服困难B.推动全党整风运动的开展
C.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D.为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
2 . 毛泽东在1961年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道:“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以下叙述属于十二年中“做对了的”有
①1956年,中共八大宣布要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②1957年,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③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④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6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对精减职工工作进行部署。精减对象主要锁定在“195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学徒和正式工)’”,而“原先就是城市居民的职工,一律不予精减”。该通知意在
A.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B.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C.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021-12-20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消失。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1-12-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1950—199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年经济增长率迅速提升
B.国民经济比例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C.周恩来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推动1975年经济的恢复
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92年经济的迅速发展
6 . “北京市顺义县农村购货券”(见下图)是在1961年后北京市政府对主要商品实行计划管理,凭证供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它的出现说明当时我国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B.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
C.“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D.农村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7 . 1960年11月,中央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中规定:“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表明中央
A.对“左”倾错误进行彻底纠正B.对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
C.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8 . 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提出,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草案
A.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B.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C.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溢
9 . 下表的数据是1957年与1963年全国有建制的城镇数量及人口数量统计,表格中城镇数量 及城镇人口的变化
年份城镇数量城镇人口
195735969947 万
196328779124 万

A.导致工业经济的严重衰退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C.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D.促进国有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10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规定,公社不能不问实际情况,任意提高产量指标,“生产队对生产小队要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除了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规定旨在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目的是建立高度公有化的人民公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对农业生产中急躁冒进的调整
2021-06-2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