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道:“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做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下列属于这十二年“做对了的”是
A.打开外交新局面B.召开七千人大会深入总结经验
C.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提出“多快好省”的建设路线
2 . 1963年,在第三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会分析了国民经济全面好转的情况,指出这一成绩得益于“贯彻执行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说明此时我国经济生活的关键词是
A.“调整”B.“跃进”C.“改革”D.“改造”
3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的影响
C.八字方针D.自然灾害的影响
2020-11-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基地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4 . 1962年,某省在压缩重工业的基础上对轻工业和手工业大力充实,积极增加轻化工业和小商品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迅速增加日用工业品自给比重。这种做法
A.贯彻了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B.全盘否定了“大跃进”运动
C.致使社会主义革命进入低潮D.偏离了工业强国建设路线
2020-08-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外国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5 . 庞平先生用一组贴近生活的漫画真实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迁,依据下图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新中国初社会经济困难B.“左”倾错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调控
C.计划经济体制刚刚建立D.一化三改完成使中国建成了工业化
2020-08-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5月29日)

材料二: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9 . 1960年,安徽省省委书记曾希圣在安徽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方针。1962年10月,全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达到84.4%,据对36个县的调查,实行责任田后,平均亩产比上年增长了 38. 9%。这些政策
A.—定程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10 . 在1960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给每个社员留点自留地,多少一定要给他们留一点,使社员能够种菜、喂猪、喂鸡、喂鸭。只有大集体,没有小自由,不行。”这表明
A.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B.在一定程度上对“左”倾错误纠正
C.农村土地所有制有了一定变化D.集体所有割占优势的局面被打破
2020-07-1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