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某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把1956-1966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概括为“3338”四个数字,即“三面红旗”“三年困难”“三线建设”和“八字方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摆脱苏联模式束缚B.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确立D.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种发展有可能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62年,中共中央在出台的“农业十六条”中明确提出,农业生产实行“三包一奖制”(包产、包工、包成本),要求“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并逐渐出现了包产到户这一较受欢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持
C.应对严峻的经济困难局面D.完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4 . 下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土地改革、三大改造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大跃进”、国民经济调整D.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2年,邓小平针对怎么恢复农业生产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包产到户的思想。这一思想(     
A.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C.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6 . 1960年底至1961年初,毛泽东先后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毛泽东建议下,中共中央将1961年定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
C.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D.左倾错误已经在全党全面纠正
2023-05-2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7年,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广泛邀请世界各地商人前来“当面洽谈,看样成交”。来自香港的采购商李欢回忆:“坐着烧煤的火车赶来广州参加第一届广交会,参会人员热情高涨,我挤进人群里连领带歪了都浑然不知。”广交会的举办(     
A.推进了“四个现代化”B.确立了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C.增进了对外友好关系D.体现了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2023-05-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过渡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初,全国仍有土匪武装260多万人,他们还有明显的政治性质。1952年底,大规模剿匪活动结束。这项工作,对巩固人民政权、建立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秩序、保证经济恢复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方面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艰难得多,物价的飞涨,使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人心开始波动。这是关系到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后能否站住脚跟的大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三线”建设以备战为指导思想,从1964年至1980年,在主要的13个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整个工程规模空前。在铁路交通建设先行的前提下,西南诸省的工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并建立了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这些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布局。

——摘自远山《“三线”建设: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人民政权的重大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及意义。
9 . 下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部分年份的城市化率。导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50195719601963
城市化率11.18% 15.39%19.75%16.84%
A.一五计划的影响B.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C.三线建设的开展D.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提出实行“三不原则”,即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同时指出,在协商时,“要发扬民主,要启发人家批评,要听人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应当采取主动,首先作自我批评。”毛泽东的这些主张(       
A.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B.彻底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风气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思想基础D.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