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如表中国部分年份农林牧渔业结构(单位:%),如表可以说明我国
年份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195285.891.5811.221.31
196284.72.2310.922.15
197879.993.4414.981.58
198569.255.2122.063.48
A.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B.财税政策大力扶持农业
C.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创新D.工业逐渐反哺农业发展
2 . 下图为1960年与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全国城镇人口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缘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引发“上山下乡”运动
C.体现“八字方针”成效初显D.反映城市经济遭到破坏
3 . 从1964年开始,西南地区围绕建设常规兵器工业基地、船舶工业基地等目标,先后迁建、改扩建和新建了项目,形成了以国防工业、民用机械、冶金、化工工业为骨干,轻纺工业相应发展,门类较齐全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这
A.体现了中东部地区的衰落B.打断了国民经济调整的节奏
C.有利于调整国家工业布局D.优化了农轻重产业投资比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同志受命主持领导全国财政经济工作,迅速实现了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稳定了金融物价。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陈云同志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创造性地提出建设规模要同国力相适应、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市场调节为补充等重要思想。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他参与部署和领导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农业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同志积极支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和扩大市场调节作用,支持探索符合实际、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陈云始终坚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这一最终目的,始终认为国民经济能做到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提出了“短线平衡”“紧张平衡”“不折腾”等主张,始终强调市场调节必须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发挥作用,使经济在宏观上得到控制,始终主张对外开放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我为主、做强自己”。

——摘编自朱佳木《陈云经济思想的几个要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云同志的思想主张核心及其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云同志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贡献。
2022-01-1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部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四)文综历史试题
5 . 1957年,毛泽东说:“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1961年他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说:“如何搞社会主义还要积累经验,苏联、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经验,我们都愿意接受。”这反映了
A.意识形态对抗不复存在B.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C.国家建设需要全球视野D.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2021-12-02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962年,全国许多正在施工的大型工业项目被紧急叫停,大中型项目比1961年减少了近一半。相比1960年,1962年的工业计划指标下降47%,其中重工业更是下降了近60%,这些做法
A.彻底纠正了经济建设的错误B.消除了全国经济困难局面
C.突破了计则经济体制的局限D.有利于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2021-07-19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测试(一)历史试题
7 . 据国家公安部、国家统计局统计。1963年我国出生人数达3000万,真的多。现在总人数翻番了,但2020年出生人数1003.5万,仅1963年的三分之一了,1963年我国出生人口出生这么多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政策的影响B.儒家思想“多子多福”影响
C.国家文化政策的影响D.国家在当时已放开二胎的影响
2021-06-06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届高三第十次模拟历史试题
8 . 1962年6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通过《农村人民工作条例》,确立“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土地权属模式。该模式的特点:第一,公社规模大为缩小,平均大约只有原来土地和人口的三分之一。第二,生产队是个大约有20户家庭、100人的组织,其规模和结构形式相当于过去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对当时的“左”倾错误进行彻底清算
B.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C.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已趋合理
D.对农村的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进行局部调整
2021-05-14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9 . 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A.撤销人民公社体制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