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1955年国务院规定:“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城镇,必须是重要的工矿基地……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市的建制”。1962年国务院规定:凡是人口10万以下的城市,即使是重要林区和矿区,都应撤销市的建制。这反映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B.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C.国民经济处于调整阶段D.我国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
2 . 在1960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给每个社员留点自留地,多少一定要给他们留一点,使社员能够种菜、喂猪、喂鸡、喂鸭。只有大集体,没有小自由,不行。”这表明
A.农村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B.在一定程度上对“左”倾错误纠正
C.农村土地所有制有了一定变化D.集体所有割占优势的局面被打破
3 . 中央曾有文件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粮食生产必须继续抓紧。……必须坚定而又审慎地、积极而又稳步地前进。关键问题之一,是把生产队的自主权、农民的主动性和国家经济计划的要求协调起来。”该文件制定于
A.1953年B.1960年C.1981年D.1999年
2020-07-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商业四十条”明确指出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我国现阶段商品流通的三条渠道,积极恢复已撤销或合并的供销社、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同时,有领导的开放农村集市贸易。这一规定
A.缓解了市场供应紧张状态B.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
C.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性D.取消了个体经营模式
5 . 新中国的某次经济会议提出“取消供给制,实行评工记分”“粮食征购量减少212亿斤”“允许猪、鸡、蛋、烤烟等二类产品上市出售,自由定价”。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农业生产B.调整公社体制
C.实现五年计划D.探索市场经济
6 . 邮票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图1(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纪念邮票(1957年)和图2(南京长江大桥建成纪念邮票(1969年)所示反映出
A.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显著
C.全国交通网络正在形成D.经济建设的调整卓有成效
2020-06-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7 . 1964年9月,全国计划会议召开,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会议集中讨论了计划工作的改进问题,首次提出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B.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是对人民公社化的否定D.促进了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8 . 在1962年的年度计划中陈云要求把重工业指标和基本建设规模压缩到农业生产可以承受的程度优先安排农业生产和市场消费的需要,同时恢复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这一做法
A.体现了综合平衡的发展思路B.协调了计划与市场比例关系
C.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解决了农业长期落后的难题
2020-06-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防城港市2020届高三6月联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刊发的一幅大庆油田钻井平台的新闻图片。该新闻图片意在
A.勾画工业“大跃进”的热烈场面B.彰显中国钻井技术领先于世界
C.表明中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自足D.号召人们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
10 . 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A.城市化进程的加速B.资源配置方式变化
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D.城乡工农统筹发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