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60—1964年我国钢产量和增长率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工业结构的变动B.农业经济的波动
C.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苏关系的恶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A.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B.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C.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D.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2021-09-12更新 | 5920次组卷 | 57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总结提升)-【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1959年底,部分省市农村集市恢复情况统计表
地区原有集市数现有集市数占原有集市比例
山东省4173391093.7%
河南省3365307591.4%
北京市521325%
天津市82167882.6%
贵州省2422211587.3%

A.完成国家安排统购统销任务B.加速实现货币回笼的进程
C.解决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不足D.解决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
4 . 1957-1965年,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经历了被关闭,然后重新启动的曲折历程。这一时期农村集市的重新启动主要是由于
A.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B.农业生产全面停滞
C.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D.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2021-07-22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刚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A卷·夯实基础)
5 . 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提出,在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草案
A.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基础B.推动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C.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D.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溢
6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左”倾错误退出了历史舞台B.当时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1-07-19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中外历史刚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提升能力)
7 . 图1和图2为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战的革命历程。当时发行该组纪念邮票的意义应是
A.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经验B.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激励亿万人民共克时艰D.展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2021-06-01更新 | 362次组卷 | 9卷引用:【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尖子生选拔卷(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选拔卷)
8 . 1964年至1978年,国家投资2053亿元、调动数百万人开展“大三线建设",在以四川为中心的广大西南地区建立起“小而全”的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和科技研发体系。据此可知“大三线建设”
A.优化了我国的经济布局B.改变了中西部落后面貌
C.打破了中苏的外交僵局D.调整了我国的工业结构
2021-05-30更新 | 73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巨大成就(A卷新题基础练)
9 . 如图1与图2是新中国部分年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折线图。图1到图2的变化说明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B.国民经济调整效果显著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D.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稳健
2021-05-10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10 . 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A.撤销人民公社体制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