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2月,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可供调动的流动资金只有43万元。1955年9月起,上海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势头。1956年1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合营后,定股保持原来的750万股不变,每股1元。其中,永安系列私股约占82.96%,年息5厘。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永安百货公司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材料二   196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粮食产量达到3200亿斤,增长8.5%;油料产量达到3684万担,增长10.4%;生猪年末近1亿头,比上年增加了2440多万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5%提高到38.8%,轻工业由27.8%提高到28.9%,重工业由37.7%下降到32.3%,

—摘编自孙钢、孙东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材料三   有学者经研究后得出如下数据: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

(1)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公私合营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对“文革”期间经济发展的认识。原因何在?

2018-09-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质量评估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 读1957~1962年中国粮食出口和进口统计表(单位:千吨),下列相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1957年1958年1959年1960年1961年1962年
出口2092.62883.44157.52720.41355.01030.9
进口166.8233.52.066.35809.74923.0

A.1957~1960年粮食递增得益于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B.1960~1962年粮食逐年递减与严重的自然灾害相关
C.1960~1962年粮食递减反映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D.1961~1962年大量进口粮食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困难
2018-08-2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测评
3 . 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由1957年的522.2万人减少到302万人,减少42.1%。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财政困难依然严峻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产业结构趋于均衡
D.“八字方针”的推行
4 . 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
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现状
B.经济发展规律
C.国家经济政策
D.国际关系格局
5 .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
A.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B.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反思
C.提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理论
D.具体总结了“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6 . 20世纪60年代初,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主要是由于
A.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三年自然灾害
B.中苏交恶,苏联停止援助,加重国民经济困难
C.“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经济严重困难
7 . 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在他担任兰考县委书记第二年(1963年)领导人民掀起了挖河排涝、根治盐碱、封闭沙丘的除“三害”斗争高潮。这旨在
A.贯彻“八字方针”B.推动农业集体化
C.推动农业合作化D.完成“二五”计划
8 . 导致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2018-04-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卷
9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019-01-30更新 | 258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0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