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1962年,国家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全国施工基建项目压缩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同1961年相比减少了40%;五月中央工作会议通过1962年计划指标,同1960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下降47%,其中重工业下降57%,轻工业下降26%。这些做法
A.改变了国家的工业化战略B.导致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C.暂时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D.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
2 . 下图是我国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币面图样设计体现出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壹元正面为女拖拉机手,贰元正面为车床工人,伍元正面为炼钢工人。币面图样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实现轻、重工业均衡发展B.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一五”计划成效显著
3 . 1961年,中共印发了《反对本本主义》这一文章,文中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等问题。这一指示旨在
A.确立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地位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施行
C.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D.指导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所示为1960~1963年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的状况。这一状况(     

1960~1961年

1962~1963年

总计

企业职工(万人)

33.1

37.4

70.5

城镇人口(万人)

25

约64

约89

吃商品粮人口(万人)

31

102

133

A.迟滞了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B.造成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失衡
C.响应了农村的“大跃进”高潮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5 . 我国古代逐步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消失。但在1962年到1965年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也有了自留地,一些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部分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2021-12-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21-06-11更新 | 16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1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一时期中央的一份文件指示要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除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一时期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8 .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左”倾错误退出了历史舞台B.当时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C.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9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把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三线建设
A.改变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B.形成了全面的对外开放格局
C.改善了与美苏两国的外交关系D.优化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布局
10 . 1962年,中共中央决定,大量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切实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产品和日用品的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这一决定(     
A.改变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发展D.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