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2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度高二上学期期末交班考试模拟试卷(二)
2 .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第一,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自力更生同国际合作的关系。”“第三,实行技术革命。”“第四,实行集中领导同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这一讲话(     
A.是对符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纠正了一五计划期间出现的急躁冒进的错误
C.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D.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最初总结
2023-01-25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196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5 441.4万吨,比上一年增产1 790.5万吨;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3.3%,结束了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下降的状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B.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
C.工业化建设的快速发展D.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幅提升
2023-01-27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图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
2019-01-30更新 | 155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图1和图2为中国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战的革命历程。当时发行该组纪念邮票的意义应是
A.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经验B.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激励亿万人民共克时艰D.展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7 . 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一幅宣传画,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红旗渠》
A.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B.林县的水得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2023-02-04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中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图甲、图乙、图丙是中国现代三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依次判断三图相对应的时间段,说明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为减少粮食供应,国家计划到1963年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人,减少职工人数1000万人。这一计划的推行(     
A.提高了粮食产量B.落实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践行了“八字方针”D.体现了“四个现代化”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油画《1959——大庆石油会战》,作者的主要意图是(     
A.表明民众对志愿军的支持B.强调人民公社的战略地位
C.展现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D.宣传一五计划的发展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