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爱情图书出版相当普遍,据统计,19541957年我国出版的爱情图书共有63种。从出版社的性质来看,19541957出版爱情图书的出版社既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这样的中央一级的国营出版社,也有各省市的国营出版社,还有一批私营或公私合营性质的出版社。从出版的地域来看,这一时期出版爱情图书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市,其次是上海市,然后是陕西省和天津市,山西、山东、河南、辽宁、江苏、四川,而贵州与新疆这样的偏远地区也出版了爱情图书。这一时期出版的爱情图书,印数比较大,不少成为畅销书。据统计,新中国十七年出版的印刷10万册以上的爱情图书有23种。其中,出版于新中国成立至19534就有11种,出版于1958年至“文革”发生前的有2种,而出版于19541957年的10种,约占总数的43.5%。整体而言,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的爱情图书主要是服务于工、农、兵的通俗戏剧、短篇小说集和思想修养性、知识性普及读物。

——摘编自易图强、朱新理《20世纪50年代中期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探析》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10年努力,科技期刊出版业已初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基础,确立了正确的编辑出版指导思想,出版质量显著提高,处于向更高层次发展之中。但1959年后,科技期刊出版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像全国各专门学会及中科院研究所等正在出版学刊都在这一时期停刊或休刊,1961年全国期刊种数减为410种,年总印数从1959年的五亿二千八百万册锐减到二亿三千二百万册。这是建国后科技期刊经历的第一次挫折。1963年后期科技期刊在缓慢中复刊,但60年代中后期,科技期刊出版业再次遭受到极其严重的摧残破坏,一度出现空白,这是建国后科技期刊经历的第二次挫折。

——摘编自朱联营《新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的两次挫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并分析这一时期出现爱情图书出版传播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遭受二次重大挫折的背景,并指出这些挫折造成的影响。
2024-02-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1959—1963年我国城市化率。这种变化趋势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时间

城市化率

1959年

18.41%

1960年

19.75%

1961年

19.29%

1962年

17.33%

1963年

16.84%

A.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B.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C.“四个现代化”的提出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62年,经过关停并转,我国企业数减少了38%,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4300多万。在农村地区开展了退赔工作,为在“共产风”中被拆毁住房的移民解决住房,划拨土地,退赔集体和个人财产。这些做法是(     
A.对八字方针的具体贯彻B.为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纠正反右派斗争中的失误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0年,安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安徽省委听取基层农民的建议,决定在合肥市南新庄生产队进行责任田试点,基本内容是在计划统一、分配统一等基础上,实行包产到队,定产到田,以产计工等。南新庄社员生产责任心大大加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之后,在开会讨论南新庄试点经验基础上,安徽省委决定扩大试点。1961年,安徽省委向党中央请示汇报,得到了党中央对小范围试点的支持。1962 年,中央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前判“单干风”,安徽的试点工作被中央叫停。

材料二   1978年安徽遭受大旱,为推动洪冲抗灾,肥西县山南区多个公社在区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自行尝试包产到户。次年2月,安徽省委派人到山南区调研,决定在山南区正式展开试点,以“规定每个劳力耕种土地数量、每亩产量和生产费用、超产奖励和减产赔偿”为土要内容的“五定”法在山南区全面推广开来。省委书记万里在5月视察山南区时表示:试点目的是为了让群众吃饱吃好,你们只管干下去,不要顾虑。后来万里向邓小平作汇报时,邓小平也表态支持。当年山南区粮食获得大丰收,包产到户也在全省范围内逐渐展开。

—以上材料均据吴象《伟大的历程:中国农村改革起步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两次农村试点在核心内容上的共同之处,分析第二次农村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徽两次农村试点工作的有益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2年,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将1963—1972年的十年规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恢复,第二个阶段是发展,当前主要是恢复。”陈云提出上述主张的背景是(     
A.“八字方针”未得到落实B.国际政治局势比较稳定
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国民经济陷入较大困境
2024-01-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6年前,中国的城市化总体发展缓慢,城市化率较低。根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整理1949至 1975年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如下:
阶段时间城市化率
1949年至 1952年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由17.43%降为14.42%
1953年至1960年增长近6个百分点,由14.85%提高至20.74%
1961年至1964年由 18.85%降至 16.56%
1965年至1975年停滞不前,十年间下降了1.26个百分点
对上表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的主因是经济的恢复B.第二阶段的主因是大跃进运动
C.第三阶段因国家进行政策调整D.第四阶段因国民经济持续下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社员的自留地由以前规定的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5%提高到7%。还规定:养猪是共养和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允许社员家庭私养母猪。同时,鼓励社员经营其他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C.改变了农业长期薄弱的现状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形势
8 . 下表是1960年和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投资金额施工项目积累率
1960年384亿元8.2万个39.6%
1962年67亿元2.5万个10.4%
A.国民经济建设出现倒退B.工业投资规模渐趋缩小
C.经济建设进入调整阶段D.被迫中断工业化建设
2023-09-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表所示为1960~1963年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的状况。这一状况(     

1960~1961年

1962~1963年

总计

企业职工(万人)

33.1

37.4

70.5

城镇人口(万人)

25

约64

约89

吃商品粮人口(万人)

31

102

133

A.迟滞了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B.造成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失衡
C.响应了农村的“大跃进”高潮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
10 . 1957年-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产值单位:亿元: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工业总产量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04.5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766.3

1959

1483

867

616

497

16969.2

1960

1637

1090

547

457

14385.7

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步前进B.遵循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发展
C.党的正确路线指导国家建设D.八字方针取得非常显著成效
2023-07-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