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64年第7期《人民画报》海外版封底刊登的“鹦鹉牌呢服装”整版广告,其广告语为“款式新颖,美观大方,选料上乘,缝工精细,规格齐全,尺码标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国民经济体系趋于完备D.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2024-03-18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手工业,集体所有制是主要的,个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和助手…过多过早地过渡到全民所有制于生产反而不利。”这一规定(     
A.清除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B.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2024-03-13更新 | 29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 选择题汇编——中国近现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60年下半年,中共中央作出大幅度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的决策,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国有1800多万职工被精简回乡或下乡。上述事件(       
A.解决了经济困难造成的粮食短缺B.旨在为国民经济的好转创造条件
C.利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持续开展D.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2024-02-01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秘籍02 中国近现代史抢分专项 · 选择精练60题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是1960年、1965年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单位:%)。表中的变化直接得益于(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6021.826.152.1
196537.332.330.1
A.“二五”计划期间的科技创新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C.中共中央对苏联模式的否定D.党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2024-01-30更新 | 6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是创作于1961年的宣传画。这一宣传旨在(     

A.为工业化服务B.巩固国家的阶级基础
C.克服经济困难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2024-01-23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C.国内基本矛盾出现变化D.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2024-01-19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省澄海县实行了“包产到户,定产上交,超产奖励”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取得了大丰收;该县埔美大队实行的“固定地段,包工到组到人,验收评比奖励的责任制”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广。这(     
A.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顺应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D.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4-01-16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专练)热点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勇立潮头破浪行 砥砺奋进新征程 - 【高考热点】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押题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的宣传画《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该作品意在(     
A.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B.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突出了各民族团结迎解放D.反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2024-01-10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话题04 家国情怀-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知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军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材料二   1954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材料三   1964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

材料四   1979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
2024-01-08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背景、原因类非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62年,主管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提出分田到户,即改变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把土地重新分配给一家一户,变集体经济为个体经济,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陈云提出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思路
B.该主张为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在全国实施和推广
D.分田到户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恢复经济
2023-12-16更新 | 46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3大考点5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