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1962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1.26亿元,比1961年减少56.16亿元。全年累计施工大中型项目为1003个,比1961年缩减406个。用于农业和支农工业投资的比重,由1961年的17.5%上升到23.6%。这反映了当时(     
A.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取得成效B.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的失调
C.国际形势影响国内经济建设D.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十分薄弱
2023-10-28更新 | 379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前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即: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报告(     
A.有利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B.凝聚国人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C.改变了我国工农业落后的局面D.严重脱离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在论及上世纪6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时,认为“包产到户”不仅是由于农民对经济效益的需要,还有农民获得“身心自由”的心理调适感,如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在他们重获土地使用权后表现得淋漓尽致。据此可推知,当时“包产到户”的实行(     
A.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B.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
C.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D.结束了错误的思想路线
4 . 196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上海会议期间作了《十年总结》的报告,重新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要留有余地,宁可少些,让实际超过,打得太满,就会被动。这一报告的提出(       
A.开始确立“实事求是”路线B.有利于经济政策的调整
C.充分肯定了十年建设的成果D.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24-01-0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现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云在调整1962年年度计划时,着重强调农业和市场这两个问题。“在这样的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恢复农业,稳定市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全党必须集中力量,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解决吃、穿、用问题,保证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该举措有利于(     
A.推动农业的现代化B.调整农牧渔业结构
C.切实保障基本民生D.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2024-01-02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现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6 . 1962年起,广东增城黄贝岭大队把水田包产到作业组,实行全奖全罚;把30%的斜地下放到户,种植木薯;后又把剩余土地全部下放到户,由私人种植,只需以收成的少数上交大队,这些举措意在(       
A.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新形式B.加快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
C.推广解放区土地改革经验D.将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农村
2023-12-29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现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56年1月,全国对外贸易部长特派员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密切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协作,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经济的共同高涨;进一步开展对亚非国家和西方国家的贸易,争取更多国家实行和平中立政策”。这一对外贸易方针的提出主要是为了(     
A.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B.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C.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D.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2023-12-2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现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目标

时间目标选自
19549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196412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周恩来选集》
19799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0229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依据材料信息,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目标的认识。
2023-11-20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话题02 中国式现代化-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61年初,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把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调整到167亿元,比原来的计划指标减少108亿元,即减少了39.3%。其中工业投资94.58亿元,比1960年预计的139.5亿元减少近50亿元。这一措施(     
A.体现了党对苏联模式的反思B.意在缓解经济过热带来的困境
C.基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需要D.凸显国家对工业现代化的重视
2023-11-01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难点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10 . 1958—1962年5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仅2.7%,1963—1965年间达到21.4%。1963—1965年的工业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三大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的调整D.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2023-09-16更新 | 21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