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2 . 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部分,停办公共食堂。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又发文件强调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些做法
A.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B.纠正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D.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 . 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下表中“二五”计划与“三五”计划出现间隔的主要原因是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
1966—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
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

A.开展“大跃进”运动
B.发生了较严重的经济困难
C.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
D.着力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 . 下面为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A.“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
B.工农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D.经济领域冒进思想严重
5 . 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几个阶段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应该是
A.
B.
C.
D.
6 . 回顾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历程,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前进是重要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豪杰务学《诗》《书》,随从外权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再谈一谈对“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的理解。

材料三   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息贷款,联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

材料四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4.5
1958——1962年4.3
1963——1965年11.1
1966——1970年3.9
1971——1975年4.0
1976——1980年5.1
1981——1985年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7 .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提出:“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的实质是
A.反思中共八大所确定的国内主要矛盾
B.促进经济综合平衡发展
C.纠正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D.缓解产能严重过剩现象
2019-03-10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河北区2018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1962年的《关于几年来宣传口号的初步检查报告》,重点检查了1958、1959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包括“违反客观规律,助长了主观主义发展的错误口号”,“高指标、高任务,助长了‘浮夸风’的错误口号”等。这反映出国家
A.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彻底地否定了人民公社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败
D.纠正农村中的冒进倾向
2019-05-09更新 | 156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河北区2019届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上联:先抓吃穿用;下联: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哪一方针路线的注解
A.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中共八大的主要任务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019-01-0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培优卷I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60年7月,李富春同志在研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提出要以“调整、巩固、提高”为基本精神。8月底,周恩来总理采纳了这一建议,提出在“调整、巩固”后面加上“充实”二字。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这一方针。强调“充实”意味着国家
A.改善企业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B.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
C.压缩基本战线规模以充实轻工业
D.充实“大跃进”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