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迁移的现象十分常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中国人口迁移概况统计表

时间概况
19531957东部地区人口向东北、西北边疆地区迁移。从各省人口净迁移来看,19531957年,作为当时全国重要人口迁入地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净迁入人口规模均超过100万人。其中,黑龙江省仅19541957年就净迁入112.8万人。
19581960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总数几乎每年都在1000万人以上,1958年甚至达到3200万人;人口总迁移率超过9.0%,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强度的最高峰。
196119651961年,国家要求1957年以前来自农村的职工,凡是能够回乡的动员回乡。短短数年,中国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人口迁移就完成了一个由农村迁向城市又转变为由城市返迁农村的“U”形迁移周期。1962年到1966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累计达129万人。
1966198319661978年,受户籍制度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人口迁移处于低潮期。
1978198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当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转移。这一阶段人口迁移仍主要延续改革开放前的趋势,年迁移量大致保持在1400万~2300万人。
1984200019841993年,人口主要向小城镇迁移流动逐步发展到向各级城市甚至东部大城市迁移流动,其迁移流动规模及强度也呈渐趋扩大、增强态势。这一时期,省际自发迁移人数也大致由120万增加到320万,迁移率由1%左右上升到2.5%以上。1995年总迁移人口大致为1300多万人,省际迁移人口为350多万,2000年二者分别增加到3200多万人和1000多万人,分别增长了约1.89倍和2.41倍。

——整理自王桂新《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
(2)阅读材料,以“人口与时代”为主题,自拟题目,结合中国现代史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4-04-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4年我国首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后,与之相关的宣传画层出不穷(下图所示)。这些作品意在(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勤奋学习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 创出高速度

A.反映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
2024-03-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时期,中共中央作出把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配置在“三北”地区的决策。“三五”计划(1966—1970年)时期,中央的经济布局向西部推进,主要是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六五”计划(1981—1985年)时期,中央决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上述战略调整主要基于(     
A.工业布局适应地理差异性B.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
C.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决策D.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的研判
2023-08-30更新 | 49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贵州、广西、吉林、黑龙江、甘肃五省通用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2-23高三上·江苏·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的分布示意图。对此阶段工业建设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展基础上延伸
B.改变了50年代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D.开创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先河
2022-09-05更新 | 723次组卷 | 22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贵州)- 2024年1月“九省联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2年贵州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为673万元,1964年这一总额增长为3193万元;1962年贵州省农业生产总值为49375万元,1965年跃增至157996万元。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工业建设成效显著B.经济体制成功改革
C.经济政策有效调整D.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6 . 下表反映了1949~2003年以来贵州人口的变化情况
时间总人口(万人)净增长人数(万人)年平均增长人数(万人)年平均增长率(‰)
1949~19581416.40~1710.02293.6232.6221.20
1959~19611743.96~1623.53-120.43-60.22-35.15
1962~19751664.29~2530.95866.6666.6732.77
1976~19842585.11~2931.85346.7443.3415.86
1985~19992927.18~3710.06737.8852.7115.97
2000~20033755.72~3869.66113.9437.9810.01
(资料来源:根据《贵州五十年》(1949~1999)和《贵州统计年鉴》(2004)计算)
据表可知
A.人口增加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B.改革开放改变了城乡人口结构
C.人口变化与国家政策调整相关D.计划生育带来了人口的负增长
2022-04-09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聂凤英《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研究》


粮食价格波动折射出党和政府的政策信息结合材料任选一个时间节点或时段,予以说明。(要求:明确时间节点或时段,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08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如图1与图2是新中国部分年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折线图。图1到图2的变化说明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B.国民经济调整效果显著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D.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稳健
9 . 在1961年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陈云指出:“现在供应紧张,应该‘两条腿走路’即有些商品可以实行凭证分配的办法,有些商品应该是只要有钞票就可以买。”这反映了
A.主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B.计划经济不适应新形势
C.人民公社体制已被废除D.主张巩固计划经济体制
2021-09-17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19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了“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和收入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用条例的形式把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确定下来。这一条例
A.是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B.标志着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实际上否定了农业合作化的成果D.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021-06-01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19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