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了“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和收入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用条例的形式把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确定下来。这一条例
A.是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B.标志着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实际上否定了农业合作化的成果D.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021-06-01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19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A.城市化进程的加速B.资源配置方式变化
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D.城乡工农统筹发展
3 .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其中第一条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
A.八字方针的提出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文革”被彻底否定
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4 . 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左右。其直接原因是
A.粮食供应紧张
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左”倾错误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