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
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018-10-24更新 | 385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下)考前历史浏览配套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近段时间,央视新闻持续报道“三线建设”,再次引发大众对“三线建设”的关注。“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据此判断“三线建设”的主要是因为
A.国际局势日趋紧张B.城市粮食供应不足C.“八字方针”的实施D.研制原子弹的需要
2018-04-04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模拟测试卷(一)历史试题
3 .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起源
2019-01-30更新 | 2109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6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20世纪60年代末,沈阳、长春等城市的高等院校或外迁,或裁并,或疏散;修建地下防空工事是当时各级革委会普遍重视的工作。黑龙江省把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生以及街道居民都以民兵的形式组织起来,实现全民皆兵。东北地区出现的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因为
A.边境局势的持续紧张
B.“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的影响
C.中苏两国关系开始恶化
D.朝鲜半岛“冷战”局面的持续发展
5 .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6 . 1962年,焦裕禄同志受党的委派来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第二年他领导人民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高潮。这旨在
A.推动农业集体化B.贯彻“八字方针”
C.推动农业合作化D.完成“二五计划”
2016-12-12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吉林长春市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