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60—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
年份投资金额施工项目积累率
1960年384亿元8.2万个39.6%
1962年56亿元2.5万个10.4%

表中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A.重大建设项目停滞
B.投资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
C.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国家工业化战略被迫中断
2 . 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A.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中共“八大”
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 .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饲养少量的猪、羊和家禽……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这表明
A.农村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被打破
B.“左”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C.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D.农村经济形势出现迅速好转
4 .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5 . 下面是1960年和1961年我国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提高率变化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时间全国统购价格平均提高率
1960年2.6%
1961年25.3%

A.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B.对国民经济的比例进行了调整
C.加大了对工业建设的资金投入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列是1959—1962年我国经济统计表(部分),其中1960年至1962年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单位:亿元)
年份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9867616497
19601090547457
1961611451559
1962486434584
A.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
B.纠正“左”倾错误取得成效
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持续扩大
7 . 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1962年生产指标变化情况,这说明当时
年份钢产量煤产量基本投资积累率
1961年750万吨2.5亿吨59.5亿元19.2%
1962年600万吨2.39亿吨46亿元10.4%

A.全国工业产量急剧下滑B.政治斗争抑制了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D.中央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8 . 20世纪60年代,为了摆脱经济困难,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政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很快。到经济调整后期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政府通过加强集市贸易管理、征收集市贸易税等对集市贸易进行限制,集市贸易日渐式微。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B.经济政策受政治运动影响
C.社会主义建设遭遇挫折
D.政府对市场经济高度管制
9 . 20世纪60年代末,沈阳、长春等城市的高等院校或外迁,或裁并,或疏散;修建地下防空工事是当时各级革委会普遍重视的工作。黑龙江省把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学生以及街道居民都以民兵的形式组织起来,实现全民皆兵。东北地区出现的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因为
A.边境局势的持续紧张
B.“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的影响
C.中苏两国关系开始恶化
D.朝鲜半岛“冷战”局面的持续发展
10 . 20世纪50年代,杭州农产品公司根据公司营运情况,对股息红利和单位股值进行了调整:杭州农产品公司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调整表
时间股息红利(元)单位股值(元)
1953年12月1日0.03110980.27
1955年4月1日0.03268980.40

以上股息红利与单位股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开展
D.土地改革的完成
2018-07-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连江华侨中学等五校教学联合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