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2023-01-15更新 | 472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3-01-12更新 | 353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为1958-1965年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带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的变化。这说明(     
年份投资额(亿元)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
“二五”时期462.2409.75265.8638.434.022.0
1963-1965147.38137.83107.9434.932.725.6
A.中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B.中央经济调整方针得到落实
C.中苏关系影响工业计划实施D.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2023-01-09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61年6月,中央作出恢复供销社的决定。当年10月,江西省为恢复供销社做准备,1962年8月1日,正式恢复省供销社建制;随后,省供销社驻各专区办事处、市县供销社也相继恢复。其恢复(     
A.改变了工作重心B.扩大了市场需求
C.开启了农村改造D.服务于国家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58年下半年计件工资制度被取消后,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指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00%

85.16%

87.68%

86.63%


这表明取消计件工资制度(     )
A.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的供求平衡B.主要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异
C.是八字方针指导下的合理调整D.平衡了农轻重之间比例关系
2022-12-07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顾准(19151974),上海人,中国当代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顾准早年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进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在苏南、苏中、山东解放区做地方财经工作。19495月上海解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并兼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1953年调北京,在中央建筑工程部任司长。1957年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他的观点启发了当时的著名经济学家孙治方,使其提出了价值规律问题;顾准的观点还影响了吴敬琏等经济学家,他们在30年之后为建立市场经济所作的论证,为改革开放起到了推动作用。后来,他两次被打成“右”派,仍然坚持理想和信念不动摇。在逆境中,他写下了《希腊城邦制度》和《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著作,对革命胜利后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摘编自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名家前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准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2022-08-02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我国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发行)当中的“五元炼钢工人”,是我国纸币中的精品,也是唯一一张荣获“年度世界最佳纸币”大奖的人民币纸钞。纸币上的人物原型是北京首都钢铁公司工人张建生。材料典型说明了(     
A.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双百”方针深刻影响了绘画艺术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19491957年,中国农业产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推动了全国土地改革。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销统购”政策,以确保有限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和资源。19581977年,农业发展中存在“左”倾思想,存在着严重的浮夸风,经过政策的不断调整和种植技术的创新,到1978年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推广,逐步破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较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向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农业安全体系、加快农业科研等方面不断努力。

——摘编自陈红英戴孝悌《新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演变进程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并综合材料谈谈对近现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6-27更新 | 68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新高三摸底联考(新高考)历史试题
9 .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石油大会战,大庆地区开始了城市化演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4月的统计,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人员已达4万多,其中总工程师、总地质师、大学教授、工程师和地质师等各类工程技术干部达1000多人。参加会战的大多数人员成为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最早的一批永久居民。

表:19604月全国各地参加石油大会战人数一览表

人员单位分布松辽玉门四川北京新疆青海银川高校黑龙江解放军总计
人数5644629923951491831132016881116092947949705

注;数据出自《大庆市志》[M].大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南京出版社,1988.

材料二   随着石油开发地域的不断扩大,职工家属不断来到大庆,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人口迅速增加,居民点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形成了工人镇、中心村、居民村三级城镇体系,人口达70.95万。19791214日,大庆建市后,正式开始了有计划地调整矿区建设总体布局,出台了大庆第一轮总体规划,有效地解决了城镇建设与油田生产之间的矛盾,引导城镇居民点建设由高度分散向相对集中发展,以促进大庆由矿区建设向城镇建设转变。

材料三   随着30多年的石油开采和城市建设,大庆市已经今非昔比,依赖于石油产业的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大庆市的文化、教育、科研产业也在同步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早已成为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经济上占比增加。现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城镇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极大的减少了大庆城市化进程中分散式空间布局的影响,促使了各个城镇和中心村的协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材料一、二、三摘编自张满《大庆城市化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大庆地区城市化演进过程中第一批永久居民的构成特点,这对大庆城市化演进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以后大庆建设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大庆建市以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的分布示意图。对此阶段工业建设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展基础上延伸
B.改变了50年代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D.开创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先河
2022-09-05更新 | 733次组卷 | 22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贵州)- 2024年1月“九省联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