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235亿元,比1962年增长55%,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1963—1965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超过了“一五”期间的速度。这种发展有可能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C.人民化社化运动在全国范围的推广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2024-04-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1961一1963年中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基本情况表。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为(     
时间精简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
1961年798万人1000万人
1962年935万人1200万人
1963年100万人300万人
A.经济政策的调整B.重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C.中苏关系的恶化D.一五计划改变了产业结构
3 .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下列与之相符的历史史实是(       
A.三线建设增强国防力量,使中西部地区全面发展
B.成功召开“八大”,提出“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C.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神舟号系列飞船
D.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4 . 下图是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变化。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国民经济调整政策的实施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D.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我国 1956-1966 年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以及国民收入指数(以 1952年为100) 的变化。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B.工农业总产值指数逐年递增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创作于1964年的美术作品《机车大夫》,画面中的老中青三代机车修理师傅都面带笑容、自豪地将目光投向左方飘来的一阵白色烟雾——那是刚刚修理好的机车驶过时留下的痕迹。该作品反映的时代风貌是(       

美术作品《机车大夫》
A.崇尚劳动B.献身革命C.追求效率D.提倡创新
2024-01-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隆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有学者在论及上世纪6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时,认为“包产到户”不仅是由于农民对经济效益的需要,还有农民获得“身心自由”的心理调适感,如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在他们重获土地使用权后表现得淋漓尽致。据此可推知,当时“包产到户”的实行(     
A.取消了人民公社体制B.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
C.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D.结束了错误的思想路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统计,196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82165万亩,总产量14750万吨;1963年播种面积181165万亩,总产量17000万吨;到了1965年播种面积为179441万亩,总产量19455万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调整政策逐步实施B.工业化建设的普及
C.土地所有制度出现变革D.人民公社化的发展
9 . 1958—1962年5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仅2.7%,1963—1965年间达到21.4%。1963—1965年的工业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三大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的调整D.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2023-09-16更新 | 20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反映了1957—1965年部分大城市划定市区(含城区与郊区)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公里) 据该表可知,市区面积的收缩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北京杭州哈尔滨备注
195748202531247城市面积减少部分原为供应城市蔬菜等副食品的郊区,转变为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农村
1958886011571247
1962270123972450
1965270123971334
A.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受到削弱B.农村地区的经济作用增强
C.城市规划受到国际局势影响D.八字方针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3-06-05更新 | 341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