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下表是福建省诏安县1953~1970年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此表格信息整体上反映了
A.国家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B.国家政策对工农业的影响
C.工农业发展比例日趋平衡D.“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2020-10-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中国石油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吨),据表格信息可以得知,当时我国
年份出口量净出口量进口依存度
194900.13454.17%
195300.83457.28%
195601.73359.84%
19590.0193.05645.01%
19620.0421.93725.21%
19650.2320.0080.007%

A.石油进口来源国受制于国际局势
B.对石油储备问题不够重视
C.我国石油逐步实现了自给
D.石油进口量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
2019-07-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易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根据表格数据的变化最能反映
时间从业人员(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1957年2377181.23%9.01%
1958年2666058.23%26.60%
1959年2617362.17%20.64%
1960年2588265.75%15.89%
1961年2559077.17%11.16%

A.新中国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一直下降
D.新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4 . 下表展示的是1952—1978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年份国民收入指数消费水平指数
全国居民城市居民农村居民
1952100100100100
1957153122.9126.3117.0
1978453177.0212.0157.6

(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
A.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编制的1956~1963年市镇与农村人口迁移情况表(单位:万人,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市镇户籍迁移人数农村户籍迁移人数
1956634-573
1957419-117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8-110
1962-13791018
1963-44840
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B.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C.农村经济滞后于城市经济
D.城市化缺乏经济支撑
6 . 阅读下面表格,其中中共中央采取的措施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1961—1963年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情况(万人)
年代精简职工人数压缩城镇人口
19617981000
19629351200
1963100300

A.促进了国家农业经济的恢复B.较大地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有利于摆脱工业落后的面貌D.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不平衡
2021-09-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B卷)
7 . 1956~1962年中国74个城镇人口迁移统计表
时间城镇迁入(人)农村迁入(人)
1956634-573
1958521-306
19591436-942
1961-492-110
1962-13791018

关于该表格所示现象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为了缓解城市规模过大而产生的人口压力
B.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遭受挫折
C.户籍制度的调整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收到了成效
8 . 下表是1961年10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两年补充计划的报告》部分内容,此报告的批准表明当时
A.重工业投资建设趋于停滞B.农业集体化运动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D.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
2020-10-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 
年份粮食产量(万吨)国家职工人数(万人)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第1年195052451+6.0
第2年200004532-21.8
第3年170004561-65.8
第4年143505044-81.8

A.优先发展农村经济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削减城镇人口D.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10 . 下表为1958~1963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数据变化表明当时
年份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834.137.028.9
195926.142.830.5
196023.444.532.1
196136.231.931.9
196239.431.329.3
196340.333.026.7

A.国民经济“八字”调整方针的卓有成效B.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已基本完成
C.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得以贯彻D.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中国工业发展停滞
2021-01-16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