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0 道试题
1 . “到1962年快结束的时候,粮食总量达到3200亿斤,比上一年增产250亿斤;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62%,结束了三年连续下降的状况;国家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结束了连续四年的财政赤字的状况;市场商品供应有所缓和,全国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城乡人民生活有一定提高;农轻重及工业内部比例失调的情况有所改善”。这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D.“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的提出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 . 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现在看来,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我看我们搞几年慢腾腾的,然后再说。今年、明年、后年搞扎实一点。”这表明我国(     
A.经济建设由“大跃进”转向大调整B.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波浪式”推进
C.此前的经济建设符合客观经济规律D.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地发展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3 . 1962年,我国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大力精减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缩短工业战线,调整农业政策,一些地方进行了包括包产到户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尝试。这些措施(       
A.基本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B.宣告人民公社体制的结束
C.开始冲破苏联经济模式的束缚D.体现了对过激政策的反思
2024-06-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份联合考试历史试卷
4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这个期间”是指(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4-06-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3年至1964年,国家计委会提出了“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大力发展农业,其次为发展国防和基础工业。因此,“三五”计划也被称为“吃穿用计划”。然而在1964年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三五”计划的指导思想转变为“三线建设”。这一调整(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是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果
C.折射出国际环境的恶化D.说明民生是国防的保障
6 . 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实现B.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
2024-06-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64年,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发表,歌词“红旗飘飘映彩霞,英雄扬鞭催战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莽莽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饱含深情。这首热情豪迈的工人赞歌(     
A.客观上丰富了“双百”方针的基本内涵B.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顺利启动
C.有利于激发人民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D.反映了工人阶级对三线建设的作用
8 . 现代化的探索和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随时代背景的改变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
历史时期主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312月,中共中央批发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特别强调:“实现国家社会主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可见,在中国共产党当时的认识中.“工业化”主导并决定看“现代化”。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特别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日后广为人知的“四个现代化”大体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2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土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编自刘洪森李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现代化”话语内涵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4-05-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9 . 1965年以后,全国各地农村逐渐涌现出大批赤脚医生。下图是1965年出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宣传画,图中有一位农村赤脚女医生,牵着毛驴穿梭于农村田野中为百姓看病。据此判断,赤脚医生的出现(     

A.体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B.增强了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
C.主要缘于全国性政治运动的广泛开展D.缓解了农村医疗短缺的问题
2024-05-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60年代初,刘少奇提出了“农业可以实行个人负责制”主张,认为农业生产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包产到户、联产承包制”的主张。这一主张得到陈云和邓小平赞成和支持。刘少奇这些主张(     
A.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契合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精神
C.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D.推进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进程
2024-05-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