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21-22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表是1959—1963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的统计,这说明
年份粮食产量(亿斤)征购量(亿斤)
数量百分比数量百分比
19593400100134839.6%
19602870100102135.6%
1961295010081027.5%
1962320010063519.8%
1963340010054416.1%

A.农村的经济困难局面有所缓解B.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中苏关系恶化导致农业的衰退D.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逐渐松动
2021-01-19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热点07乡村治理与扶困脱贫
2 . 1962年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大力压缩重工业战线。这一措施意在
A.改善国民经济结构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发挥政府主导作用D.改变所有制的结构
2021-01-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2021届高三1月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B.农业发展速度远超工业
C.国民经济重心实现转移D.我国已初步实现工业化
4 . 1964 年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工人、干部、资金、设备等大量涌向中西部地区,仅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西南、西北部新建、扩建和续建的大中型项目达300余项,内迁工厂400 多个。中央财政也重点投向内地,仅1965~ 1967年,国家对四川省的投资就占到全国的14.5%。这一历史现象
A.旨在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B.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正在有序进行
C.巩固了国防安全调整了工业的布局D.符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设特点
5 . 如表是1960-1964年我国钢产量和增长率变化统计表。这新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年份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
钢产量(万吨)1351870667762964
增长率20.4%—35.6%—23.3%14.24%26.5%

A.工业结构的变动B.农业经济的波动
C.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苏关系的恶化
6 . 他(如图)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他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他”就是
A.时传祥B.焦裕禄C.王进喜D.杨善洲
7 . 1960年刘少奇在一次谈话中提出了他的“堵漏洞理论”,该理论清楚地表达了三层意思:一、社会主义经济有漏洞;二、资产阶级堵漏洞是好事;三、社会主义要与资产阶级竞争,一道来堵漏洞,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完善。这说明社会主义经济的完善
A.要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B.应坚持用行政命令的办法
C.亟需增强国有企业活力D.务必要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8 .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9 . 据统计.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达23亿2元,同1957年相比,增长59.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9.9%.工业总产值增长98.1%。这表明
A.大跃进成效显著B.八字方针得到落实
C.工农业协调发展D.经济建设稳步推进
10 . 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