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四川攀枝花市本来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落。20世纪60年代后,国家财政对四川投入资金量超过380亿元,使攀枝花市迅速成为了一座以钢铁为核心的城市。此举(     
A.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B.旨在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
C.应对了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D.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
今日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6年5月,浙江温州永嘉县燎原社试点“包产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的责任制,时任县委副书记的李云河将之称为“包产到户”,到1957年4月,燎原社85%的农户增加了收入,单季春粮增产40%。这表明(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地完成B.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
C.部分干群的创造激发了生产活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推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1978年我国不同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

地区

1952

1957

1965

1970

1978

东北地区

20.65%

20.89%

21.03%

19.20%

16.24%

东部地区

54.16%

50.07%

47.84%

48.31%

49.15%

西部地区

11.78%

15.16%

15.35%

15.70%

16.87%

中部地区

13.41%

13.88%

15.79%

16.79%

17.74%

——数据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08更新 | 23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1964年到1980年,大批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从一线迁往三线,数百万建设者从东北、东南沿海来到秦巴山区、大小凉山、河西走廊。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南地区形成了45个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新兴工业城市。中国的“三线建设”(     
A.促进了西部和东部均衡发展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顺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D.提升了新中国应对国防风险的能力
2023-11-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果以1963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为100.0,到1978年全国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150.44,而同期的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太原的城市人口规模增长率平均达268.54。到1980年,贵阳、昆明、兰州都已经发展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三线建设的开展B.城镇化发展迅速
C.改革开放的深入D.西部开发的推进
2023-09-24更新 | 599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12月学情调研(必修)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乡妇女广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来。在60年代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上,定格了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命名者梁军驾驶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台拖拉机的英姿,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记忆。这体现了(       
A.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B.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
C.崇尚劳动的劳模精神D.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
7 . 如图为俞微波创作于1963年的年画《劳模会上的好姐妹》,该作品(     
   
A.表明了新中国已实现男女地位的平等B.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C.反映了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喜悦心情D.体现了“一五时期”工农业上的成就
2023-07-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欧洲机械钟表通过商贸途径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清时期,我国士人对机械钟表计时性能有所关注,这一定程度上是延续了我国古代以漏壶为核心的守时传统。机械钟表在明清时代主要局限于天学领域,清代钦天监则已多用机械钟表计时;装饰功能的“玩具”或许是清代机械钟表最常见的社会身份。明清钟表那些精致、复杂的自动显时功能是会让人心旷神怡、兴趣盎然的。礼品则是明清时期钟表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功用,无论是在国际外交场合,还是君臣间的贡献、赏赐,乃至亲友间的馈赠,机械钟表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晚清时代,伴随着西洋钟表的大量流入,西方式的hms(时、分、秒)制在中国进一步流传开来,与此同时,很多中国人开始放弃十二时辰制中的专名。到了19世纪后半叶,钟表在社会中层已达到了一定的普及率。

——摘编自任杰《中国近代时间计量探索》

材料二   我国早期国产表设计均仿自外国表,以瑞士表为主。1966年,天津手表厂设计研发出我国第一只摆脱仿制机芯手表——“东风牌”手表。这一时期民用表设计的装饰题材多取自体现民族特色,爱国爱党,反映人民当家作主以及向往新生活的内容,阳刚、健康、粗犷的工人、农民、战士形象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主流审美。至七十年代民用表的用户群开始迅速扩大,民用表已然成为大众化的日用工业品四大件之一。在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背景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延长使用寿命,以充实市场上民用表的数量供应,及降低用户民用表更新频率,成为该时期的民用表功能设计需要突破的首要问题。民用表初创期的积累为我国民族制表业在下一阶段的成功调整转型突破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黄舟子《建国以来国产民用表的设计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近代计时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机械钟表在近代不断涌入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产民用表在初创时期的设计特点,并简析国家大力发展民用表的时代价值。
9 . 在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可见,三线建设的推进主要是基于(     
A.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B.全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C.加快新中国工业化进程D.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落后
2023-06-28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大庆油田职工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三老四严”的口号。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该口号的提出(       
A.彰显了三线建设中工人们的良好精神面貌B.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风貌
C.表达了对文革中各种弄虚作假行为的不满D.反映了人们对于国民经济调整的殷切期待
2023-06-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四所百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