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66—1975年,全国共内迁项目380个、职工14.5万人、设备3.8万余台,11个三线省区共投资1173.41亿元,从而形成了西南机械工业基地、华中机械工业中心和汉中、天水、银川、西宁工业区等一批新的、各具特点的工业中心。这表明三线建设(     
A.改善了地区间的经济布局B.助推了中西部脱贫任务的完成
C.意在优化中西部产业结构D.奠定了工业化建设的初步基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恒昌小组”被认为是新中国新国民诞生的典型个例,被称作新中国工人的“工匠精神”的代表之一。

材料一 沈阳解放后,第五机械厂的一个生产班组,在马恒昌的带领下,通过技术革新加苦干,在红五月劳动竞赛中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被命名为“马恒昌小组”。1950年9月,马恒昌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9月30日晚,毛泽东宴请全国劳模,接见了马恒昌。1951年1月17日,“马恒昌小组”通过《工人日报》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得到了全国1.8万个班组的积极响应。这一年,“马恒昌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下达给他们的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从1950年至1978年,“马恒昌小组”29年累计完成了43年零10个月的工作量,实现技术革新840多项。

——摘编自何浩《新国民的诞生-以“马恒昌小组”为个案》

材料二 马恒昌小组提出“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内容节选如下:

1.团结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学习,改进操作方法,提高产品质量。

2.师傅要带好徒弟,保证把所有的徒工提高到一般技工的水平。徒工要保证爱护机器,整理工具,不影响师傅们到点开车。

3.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4.加强“四防”工作,保证全组机器和人身安全,爱护公物,克服浪费。

5.加强时事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做好宣传鼓动工作。

——摘编自《工人日报》(1951年1月17日)

结合所学知识,以“马恒昌小组·新工匠新国民”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渝西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到1975年,我国共建成四川攀枝花钢铁厂、贵州铝厂等钢铁工业企业984个,有色金属企业945个;逐步形成了重庆、贵阳、西宁等新的机械工业基地。新建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湖北十堰),汽车年产量占当时全国的1/3。这反映出当时(       )
A.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经济建设B.国家工业体系逐渐趋向合理
C.积极贯彻民族共同繁荣理念D.三线建设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2024-03-20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中国西北半壁曾有过辉煌,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以前,中国绿洲与中亚绿洲沿路商旅络绎不绝,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然而,唐宋以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南重北轻的格局,南方逐渐超过北方。1500年以后,随着东南和华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由南北框架逐渐转换为东西框架,西北草原丝绸之路的地缘优势丧失殆尽。近代以来,随着列强侵华的不断加深,中国沿海港口城市次第开放,近代的铁路和公路运输使得沿线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商品市场的格局和劳动力的地区分工,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畸形发展。20世纪30年代,新兴工业百分之七十以上集中于沿海各省,从战时经济学的视角观察,此种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于地缘政治风险和国家战备的考量,中央政府制定了偏向内陆的工业布局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正是在这一工业布局指导思想的安排下,彼时国家投资明显向内陆倾斜。 1952~1978年间,内陆地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其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已由31.9%提升至40.1%。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东部快、 东北和中西部慢的不平衡增长格局。针对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完善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和东北振兴战略(2003年),加上最早提出的东部率先发展战略, 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初步形成,有望藉此塑造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摘编自冯建勇《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胡焕庸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空间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历程,指出民国时期工业布局存在的隐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为了改善经济发展格局而做出的努力,谈谈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所示为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1965—1975年中国内地工业产值变化情况
A.三线建设促进了内地发展B.农轻重的比例已渐趋平衡
C.国家经济重心已转向内地D.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2023-11-11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共和国长子”挑起制造业大梁长春被誉为“车轮子上的城市”,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1953年6月,毛主席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年轻的共和国通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培育出一汽这个“共和国长子”。第一汽车制造厂于1953年奠基,1956年建成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命名为解放牌CA-10,结束了中国不能自行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用第一夯实着“第一汽车”的基业。从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到80年代初,解放牌汽车一直没有改头换面,销量持续下滑,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1986年2月14日,第一汽车厂召开转型换产万人誓师动员大会。1987年解放CA141 正式投产,一汽“不停产、不减产、垂直转型”成功,创造了中国汽车发展史的奇迹。1991年2月6日,一汽大众公司成立。2002年,与天津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与丰田正式签署合资合作协议。2006年一汽进行自主创新,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当年5月18日推出奔腾轿车。而今,一汽进一步打造民族汽车品牌,走出新时代汽车强国之路。


一汽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工业发展史,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7 . 技术革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时期,出现了坩埚炼铁法,并得到了广泛使用,在战国晚期块炼渗碳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百炼钢”技术兴起。西汉中期武帝时,政府令官铁冶造规格统一的新式农具,加以推广,如铁耦梨和耧车等,首先在京畿附近推广,作为全国的示范区。《汉书·昭帝纪》曰:“武帝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至东汉时期,陕北也使用牛耕。

——摘自田培栋《陕西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近代工厂制在英国的兴起,是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近代工厂制是对原工业化时期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突破,它的兴起促使作坊制或家内制生产逐渐消亡,而手工工场也逐渐开始向近代工厂过渡。不过,作为工业化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

——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总结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1954319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人才问题,特别是技术人才问题,就被提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19454月,鞍钢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等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向全国总工会发出了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建议书。2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决定》,指出:“技术革新运动必然成为日益发展的客观趋势”,要“把技术革新运动作为提高当前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才能与智慧”。

——摘自李增添《试论建国初期的技术革新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推动汉代铁制农具普遍使用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近代工厂制出现与推广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从工人的角度列举两项“不容忽视的弊病”。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党和国家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国防科技方面的重大成果。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812月,我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重庆市国营晋林机械厂工作,开始了长达29年的三线生涯。重庆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以车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共有26个项目并扩展到周围的14个区县共46个企业和8个科研、学校等单位,累计投资15.23亿元。我所在的工厂即是第一阶段率先启动的“三炮一光”计划中的一个火炮厂,由山西太原老厂包建。……三线建设修通了川黔、襄渝两条铁路干线,使重庆成为成渝、川黔、襄渝三条铁路的枢纽;重点建设了西南铝加工厂、四川汽车制造厂等34个大中型项目。

1983123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成立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的通知。1984122日至26日,我参加了国务院三线办公室第一次成员会议。会议指出,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合理配置生产力,促进专业化协作。

——摘编自陈宏逵《我所知道的三线建设和三线调整》


结合材料及所学,对作者的“三线生涯”进行历史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下图是1960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贰元币正面图像。此图(     
   
A.掲示了社会主义经济调整的必要性B.体现崇尚劳动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C.反映了我国集中发展重工业的战略D.说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实现
10 . 20世纪50、60年代,相对于中国传统之于妇女德容工言须“温柔”“贤淑”的弱女子性别规范,出现了“铁姑娘”的称呼,如图1、2所示,展现了“铁姑娘”参加生产建设的场景。“铁姑娘”的称呼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对劳动力需求巨大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C.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D.传统的性别分工彻底颠覆
2023-04-27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