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如表为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安排的三线建设和其他重点建设项目成果(部分)表。这反映了(     
项目地位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风号远洋货轮建成投入使用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
南京长江大桥胜利通车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成昆铁路胜利通车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突破了多国专家断言的我国西南为“铁路禁区”的观点
A.三线建设重点在华东地区B.“三五”计划以交通建设为重心
C.人民群众艰苦的创业精神D.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2 . 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23-08-02更新 | 260次组卷 | 10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1964年5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要搞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可见,三线建设的推进主要是基于(     
A.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B.全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C.加快新中国工业化进程D.广大中西部地区的落后
2023-06-28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四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上海响应国家号召,从1964年秋至1966年,共将411座工厂迁到贵州、四川和云南等省,“这些工厂一分为二,内迁部分设备和人员,在后方组建新厂,老厂任务仍要完成”,“上海职工以大局为重,奔赴内地山区”。以上现象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①有助于改善工业的布局        ②源于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
③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④加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上海汽车制造厂在生产中感到三轮汽车有诸多不足,于1962年参考日本王子牌1.5吨汽车,设计并试制出样车,定名为SHI20型轻型载货汽车。1963年,该厂又联合长春汽车研究所,试制出2吨轻型载货汽车,定名为SH130型载货汽车。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交通工业化在摸索中前行B.三线建设改善了国家工业布局
C.企业经营自主性得到提升D.外交关系改善保障了国家建设
2023-05-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64年,四川省铁路营业里程为1501公里,到1980年已经增加到2886公里。新建的企业主要沿宝成、成昆、成渝、川黔及襄渝铁路线进行分布。资阳、隆昌、达县等工业城镇开始快速发展。这一变化发展主要得益于(     
A.中国高铁建设不断发展B.邓小平主持国民经济整顿工作
C.三线建设的大规模展开D.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7 . 1959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东北松辽盆地发现工业性油流。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工人开展石油大会战,终于建成了现代化的石油企业。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工业学大庆”号召。上述事件(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B.实现了石油供应的自给自足
C.塑造了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D.构建了国家完备的工业体系
2023-05-12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历史试题
8 . 三线建设时期,湖北因交通便利、位置适中,成为大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下表是湖北省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建设的企业。据此可知湖北三线建设(     
钢铁行业武汉钢铁公司
石油行业江汉油田、荆门炼油厂、武汉石油化工厂
汽车行业十堰东风轮胎厂、第二汽车制造厂
化肥行业湖北化肥厂
电力行业武汉汽轮发电机厂、葛洲坝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利枢纽
交通运输襄渝铁路、焦枝铁路、川汉公路等
A.奠定了工业建设的初步基础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健全了国家工业发展的体系D.提高了国家应对风险的能力
9 . 下表为1953年至1985年间鞍钢向外输送、代培人力情况统计表。鞍钢这一做法(     
省级行政区数量(个)单位数量(家)输送人力(人)代培人力(人)
27300余50000余120000余
A.保证了“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开展B.极大地优化了新中国产业结构
C.顺应了改革开放工业化的建设需要D.利于新中国各时期的经济建设
10 . 20世纪50、60年代,相对于中国传统之于妇女德容工言须“温柔”“贤淑”的弱女子性别规范,出现了“铁姑娘”的称呼,如图1、2所示,展现了“铁姑娘”参加生产建设的场景。“铁姑娘”的称呼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对劳动力需求巨大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C.广大妇女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D.传统的性别分工彻底颠覆
2023-04-27更新 | 31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