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认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内容是“集体化加机械化”模式。20世纪60年代,在逐步了解、研究了西方国家农业发展的事实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转变为有步骤地实现“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电气化”。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农村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B.经济体制改革已逐步展开
C.对苏联农业模式有所反思D.政策制定受意识形态影响
2023-01-19更新 | 351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2 . 1964年至1965年,一大批工人、干部、科技人员和解放军官兵告别繁华的都市,举家西迁。中国在西南、西北部署的新建、扩建和续建四川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成昆铁路、重庆兵器工业基地、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大中型项目300多个。上述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为了改变全国工业布局B.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
C.加速中国现代化的完成D.实现全国人口大迁移

3 . 1965—1966年,中共中央西南局总结出工厂与公社结合的新模式,主要内容为“厂社结合,工农并举,两种所有,分别核算,互相支援,等价交换,大庆大寨,共同发展”。当时,总结和推广这一新模式的意图是(    

A.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消除城乡社会发展的鸿沟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D.探索工农协调发展的路径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下列两幅图片所示相关成就是(     

A.我国在两极格局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成果
B.我国交通事业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果
C.“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激发广大人民自主创新的见证
D.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2023-01-10更新 | 326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2022-11-27更新 | 3399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白沙县白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64年下半年至1965年,我国在西南、西北新建、扩建和续建大中型项目达300多个,涉及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森林建材等各个方面。该现象源于(     
A.“一五”计划B.“大跃进”运动C.三线建设D.过渡时期总路线
7 . 1978 年 4—5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出三个代表团出国考察经济。其中, 谷牧副总理率领的代表团赴法国、西德、瑞士、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五国考察,参 观了工厂、农场、港口、市场、学校、科研单位、城市设施和居民区等。他们考察 的目的是
A.推动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B.制定三线建设的布局规划
C.致力于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了解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8 . 20世纪60年代,中央以备战为指导思想,展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先后把在沿海的一些工业企业向西部、西北部转移,新建项目也大多集中投放在西部地区,80年代以来,三线建设逐渐淡出了历史。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三线地区受到资源和交通的严重制约
B.中央对国际局势判断发生了重大改变
C.三线建设完成了平衡工业布局的使命
D.国家财政难以支撑巨额建设经费支出
9 . 1964年4月,军委总参谋部提交给党中央一份重要报告,其中举出了当时我国在应对战争威胁方面存在的诸多隐患(如下所示)。基于此,我国随即
工业过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大城市人口多,防空问题尚无有效措施;
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缺乏应付敌人突然袭击的措施;
所有水库的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一旦遭到破坏,将酿成巨大灾害。
A.部署实施三线建设B.编定并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C.决定调整国民经济D.首次把原子能列为发展重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