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农业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64年4月25日,总参作战部向副总参谋长杨成武报告我国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时指出:我国工业过于集中,仅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并且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等种种问题。这说明三线建设(     
A.其背景是当时国际冷战格局B.其布局容易获得苏联的援助
C.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D.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2 . 三线建设是中国自1964年起,由中共中央主导,开展的一场以基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活动,以下为三线建设图。据此可知,三线建设(     
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B.推动“八字”调整方针的出台
C.旨在应对冷战背景下的严峻形势D.彻底改变了东西经济不平衡
3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进行"三线建设"。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B.在国际关系缓和的背景下
C.对于提高国防能力起到一定作用D.推动中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4 . 下面是我国1956—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速表。该表反映了(       

               1956—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速表(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A.经济建设速度深受国际环境的影响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经济发展出现低谷是由于自然原因D.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呈现持续增长
2024-04-07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我国1956—1976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速表。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B.经济建设速度深受国际环境的影响
C.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呈现持续增长D.经济发展出现低谷是由于自然原因
2024-05-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重点放在西南、西北。1965年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时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实施这一决策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冲击B.东部地区已基本实现工业化
C.社会主义经济正在稳步发展D.日趋紧张的国际和周边形势
7 . 20世纪70年代初,铁道兵指战员和铁路工程建设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相继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襄渝铁路。此外,贵州六盘水、四川宝鼎山等大型煤矿,甘肃刘家峡、湖北丹江口等水电站纷纷在建或建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在于(     
A.科学技术的突破B.国民经济布局的优化
C.全面整顿的推行D.国家战略决策的调整
8 . 工业布局对于各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图中工业布局调整的原因为

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1                                                                        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2


①新中国成立初工业分布的不平衡                           ②基于经济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
③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战争威胁                           ④配合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05-07更新 | 349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6 图画史料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