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1949年前最高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7
合计100100100100100
工科17.831.634.837.737.0
农科6.66.26.96.17.7
林科1.61.11.21.4
医科7.713.913.013.711.1
师范13.511.916.518.826.0
文科10.57.87.16.74.4
理科6.45.15.05.86.5
财经11.416.511.56.42.7
政法24.42.82.01.81.9
体育0.40.10.20.50.7
艺术1.62.51.91.30.6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合计工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
解放前
最高年
10017.86.6——7.713.510.56.411.424.40.41.6
1951年10031.66.21.613.911.97.85.116.52.80.12.5
1952年10034.86.91.113.016.57.15.011.52.00.21.9
1953年10037.76.11.213.718.86.75.86.41.80.51.3
1957年10037.07.71.411.126.04.46.52.71.90.70.6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 下表所示为现代中国有关“劳动教育”的若干表述。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劳动教育(     
提出者表述内容
毛泽东(1958年)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邓小平(1978年)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习近平(2018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A.满足了社会的劳动力需求B.根据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调整
C.忽视了对意识形态的塑造D.始终滞后于科学知识的传授
4 . 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理学科教育。下表是1956年版中学地理教科书章节目录(节选)。据此可知该套教科书的编撰(     
教材版本标题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上册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疆域形势海陆疆界、陆疆形势、海疆形势
中国的海海岸和岛屿岛屿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的原因寒潮、台风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下册东南沿海区位置和地形
交通和城市
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香港和澳门
高级中学《外国经济地理》下册美国民族、人口和国家制度美帝国主义的向外扩张民族成分与种族歧视
对外侵略的军事基地
A.深受苏联高等教育的影响
B.注重国家认同意识的渗透
C.营造了巩固政权所需的睦邻友好环境
D.保证了工业建设所需的地理学科精英
2022-09-10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材料二   下表为1909年全国实业学堂及学生统计表

种类农业工业商业实业预科及其他合计
等级高等中等初等高等中等初等高等中等初等
学校数53159710471101767254
学生数5303226227211361141255824973751403816649

材料三   口号作为教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诉求和价值期待。20世纪50年代末,“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耽误”成为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口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教育口号在当时深入人心。

——摘编自谢翌等《新中国教育口号的价值嬗变与理性审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历史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教育变迁的历史启示。
6 . 下表为1957年全国高校分布情况表。这一分布情况
项目综合大学工业院校师范院校医药院校农林院校语言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其他院校共计
数量(所)17445837318556171229

A.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文化基础B.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超越了当时中国的实际需求D.使国家教育体系陷入了紊乱
2021-03-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中国科学院派遣科学家代表(团)出国情况统计表(单位:批次)。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出席国际会议出席各国学术会议考查访问
总计非社会主义国家总计非社会主义国家总计非社会主义国家
1955年3321261
1956年161536390
1957年10829290

A.科学技术领域实施开放战略B.全面贯彻执行“双百方针”
C.中外文化交流存在不均衡性D.开始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2021-01-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8 . 1952年,新中国初期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是部分调整的院校数据。据此 可知,院系调整
项目调整前调整后
高校总数211所182所
综合大学55所13所
工科院校33所39所
师范院校12所32所
农林院校17所29所
A.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
C.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9 . 新中国教育之所以能取得下表中的成就,主要是因为(  )
1965年学校数量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量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434所1.1倍67.4万人3.3倍
中等学校80993所14.1倍1432万人6.9倍
小学1681939所4.9倍11626.9万人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0 . 下表为新中国初期文、法、商、教育等文科专业在高校招生所占的比例。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B.“左”倾错误的泛滥
C.民主与法治观念滞后
D.学习西方建设的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