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高校西迁

材料一   据统计,1949年,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西部边疆地区的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9%;从钢铁工业来看,沿海地区的钢铁生产能力占八成以上,而钢铁资源丰富的西部等地区几乎没有相关工业产业。“一五”计划时期,党和国家提出,要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分布工业生产力,要使工业基地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并逐步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

材料二   1949年统计,在全国205所高校中,118所高校分布于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仅有9所高校。19557月,高等教育部正式制定了《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调整方案》,高校西迁方案确定。参与此次西迁的沿海或大城市高校30余所。其中,为配合航空工业基地建设,华东航空学院师生坚决服从,教职工、家属、学生共5000余人如期抵达西安,为大西北贡献了第一所以航空为主从事国防科技高等教育的航空院校,即西安航空学院。西航先后研制出多种军事作战飞机,其首届毕业生也全部自觉服从分配,去到西北、西南、东北、中南等急需用人的航空单位。同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研制出7-E型飞机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阅读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对1955—1957年高校西迁进行解读。
2023-01-2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人民画报》是新中国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摄影画报,部分封面或内容如下。


——摘选自《人民画报》


请选取材料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知识,拟定一个标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所述内容至少涉及两幅图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百年征程

在井冈山时期,劳动教育就在革命的军队中开展,“朱德的扁担”既是劳动教育的生动写照,也是官兵一致”“劳动为了革命”的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并进行了初步实践。

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生产劳动,开荒种地、炼铁铸器,并要求学生既要握得住笔杆子,也要挥得动锄把子。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劳动教育应主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并通过参与工农业生产,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同时,通过劳动教育,“改造”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以纠正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错误思想。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而确立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劳动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依靠智力的创新劳动”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摘编自魏浩天《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百年征程》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有效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文艺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其价值取向不断嬗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1978年,政治挂帅,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以政治标准为核心要素,体现为电影对意识形态的着力张扬。

19791992年,多元探索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鼓励文艺创作的多元化,电影经由传统到现代的变革。

19932000年,市场化转型,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关注文艺作品的商品属性,电影的商业化日益凸显。

2001年至今,产业化建设,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强调文艺构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电影产业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金宜鸿《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文艺政策”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新中国的劳动教育

材料   1、表2所示为部分学者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学术文献的关键词及相关主题进行的统计和整理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序号频次关键词序号频次关键词
178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153“三个面向”
2266教劳结合1242全面发展的人
3263生产劳动1350教育
492党的教育方针1424素质教育
592社会主义541社会主义觉悟
635体力劳动1640毛泽东教育思想
7114马克思主义1731综合技术教育
89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828马克思
638劳动教育1930产学合作教育
1059毛泽东2026中小学

2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特征比较(部分)

时期扫盲教育时期……“大跃进”与教育大革命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劳动
教育
政策
具体
特征
提高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缩小当下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距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课程设置的改变;学校与工厂之间边界不清……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编自孙刚成、宋晓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演变分析》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有的同学看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一以贯之,有的同学看到了下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1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昆明市第三中学发展历程表

晚清时期1907年(光绪33年),云南省会艺徒学堂成立,初设有纸笺、织布、靴鞋、裁缝四门专科,学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半天在教室讲授相关知识,半天到实习工场进行劳作实习。1911年更名为省会艺徒学校。
民国时期民国初年,学校增加了若干现代课程,如修身、国文、算术、体操、手工、理化等。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使贫民子弟略具工业普通知识,学成平等技艺,以能自立谋生活”。1923年拨归市政公所,改为昆明市立职业学校,确立了其公立学校的身份,设园艺、印刷、文事三门专科,后添设乐工、商业补习、市政等学科。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正式更名为昆明市立第三中学,1955年,私立恩光学校(后更名为昆明第二女子中学)并入,昆明市第三中学由三皇宫迁至书林街131号。学校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全日制、半工半读同时进行,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昆明三中率先进入省级重点学校行列,1997年被首批评定为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2011年学校主体随昆明市行政中心搬迁呈贡新城,2019年,昆明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成立。目前已经形成“一校八点”办学规模,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脱贫攻坚等方面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学校建立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健康生活”五大类课程,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请从“时代变迁与教育发展”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并得出结论。(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结论不能简单重复论题。)
2022-05-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我国19532007年期间几个年份的高校专业设置情况

合计工科理科文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财经政法体育艺术
1953年实际设置数数量2151071619165421132111
比例(%)10049.777.448.847.442.331.869.786.050.930.475.12
1963年(目录)数量373164365326121017102736
比例(%)10043.969.6514.216.973.222.684.562.680.541.889.6
1987年(目录)合计工科理科文科农科林科医科师范
数量6442047021455205722
比例(%)10031.6810.8733.238.543.118.853.42
1993年(目录)合计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数量50493119131063551814037
比例(%)1001.796.153.772.5821.032.5810.9135.917.947.34
1998年(目录)合计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数量249341296653070161618
比例(%)1001.21.614.823.61426.512.0412.0528.116.436.437.23
2007年实际设置数合计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数量641518384597882206355057
比例(%)1000.782.815.937.0215.131.2512.7932.145.467.88.89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拟论题(可任选一角度或整体)并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21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2-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第三至第七次人口普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份说明报告。(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说明有史实依据、结论有参考价值。)
2022-02-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年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国家为推进扫盲运动,编印了大量的农民识字课本,其中部分课本的目录统计大体如下:


——摘编自张鹏《195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扫盲与农民思想文化教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推进扫盲运动进行阐释。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中,将基础课程明显减少,专门化课程的总学时高达400学时。虽经1953年青岛修改教学计划会议,这种情况有所缓解,然而,综合大学只重教育不重研究、工科院校又只注重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某些专业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纠正,导致基础理论工作无人问津。加之学习和使用俄语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风靡全国,语言的障碍制约了中国与世界其他科技大国的交流,无形中越发拉大了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摘编自刘茗、王鑫《建国初期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对材料中“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