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观看苏联电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据统计,1949—1959年国内放映的苏联电影达750多部,如《列宁在十月》《科学院士帕夫洛甫》《普希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观众约19亿人次。这一现象说明(     
A.“一边倒”方针推动中苏全面交流B.国家重视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C.“双百”方针的贯彻丰富人民生活D.“一五”计划促进了文化事业繁荣
2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名为《帮助妈妈学文化》。该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女性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B.重视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
C.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D.教育模式借鉴了宗法传统
3 . 新中国成立以后,语文教学曾轰轰烈烈地开展过一次学习苏联的《红领巾》教学改革试验。这次改革对以往传统语文教学那种注入式、逐句讲解的方法是一次较大的冲击。这次改革反映了新中国(     
A.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B.国家发展战略有序推进
C.发展道路照搬苏联模式D.传统文化阻碍社会进步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材料二   下表为1909年全国实业学堂及学生统计表

种类农业工业商业实业预科及其他合计
等级高等中等初等高等中等初等高等中等初等
学校数53159710471101767254
学生数5303226227211361141255824973751403816649

材料三   口号作为教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诉求和价值期待。20世纪50年代末,“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耽误”成为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口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教育口号在当时深入人心。

——摘编自谢翌等《新中国教育口号的价值嬗变与理性审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历史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教育变迁的历史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文艺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其价值取向不断嬗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1978年,政治挂帅,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以政治标准为核心要素,体现为电影对意识形态的着力张扬。

19791992年,多元探索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鼓励文艺创作的多元化,电影经由传统到现代的变革。

19932000年,市场化转型,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关注文艺作品的商品属性,电影的商业化日益凸显。

2001年至今,产业化建设,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强调文艺构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电影产业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金宜鸿《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文艺政策”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主要成就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被称为“东方的哥伦布”。
钱伟长1931年,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九一八事变后,钱伟长转学物理系,推动中国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等事业的发展,被称为中国“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周琼芬1954年,怀着年轻人的热情和幻想,来到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任教。当时哈尼族不知道读书是什么,周琼芬就依照党的话,深入群众和发动群众,把简陋竹房作校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人数逐步增加到208个。
马克思1835年中学毕业时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公平公正方向发展。

——摘编自茅海建著《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等


提取材料信息(部分或整体),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1-04-21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私立求是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     
A.使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一定保障
C.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D.着眼于完善新中国的教育结构
2022-08-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理学科教育。下表是1956年版中学地理教科书章节目录(节选)。据此可知该套教科书的编撰(     
教材版本标题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上册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疆域形势海陆疆界、陆疆形势、海疆形势
中国的海海岸和岛屿岛屿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气候复杂的原因寒潮、台风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地理》下册东南沿海区位置和地形
交通和城市
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香港和澳门
高级中学《外国经济地理》下册美国民族、人口和国家制度美帝国主义的向外扩张民族成分与种族歧视
对外侵略的军事基地
A.深受苏联高等教育的影响
B.注重国家认同意识的渗透
C.营造了巩固政权所需的睦邻友好环境
D.保证了工业建设所需的地理学科精英
2022-09-10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文化落后,政府开办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开展了田头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这些俗称“扫盲教育”。关于“扫盲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A.借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B.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C.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D.适应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10 . 从1961年到1963年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等条例,提出了大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这些条例的制定反映出当时我国(  )
A.政府重视教育的发展B.素质教育的不断规范
C.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D.教育领域的激进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