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百年征程
在井冈山时期,劳动教育就在革命的军队中开展,“朱德的扁担”既是劳动教育的生动写照,也是“官兵一致”“劳动为了革命”的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并进行了初步实践。
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生产劳动,开荒种地、炼铁铸器,并要求学生既要握得住笔杆子,也要挥得动锄把子。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劳动教育应主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并通过参与工农业生产,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同时,通过劳动教育,“改造”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以纠正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错误思想。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而确立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劳动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依靠智力的创新劳动”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摘编自魏浩天《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百年征程》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有效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美好的回忆
材料一 在“一五”计划期间,九江市新建了电力、纺织、机械、造船、建材、食品等一批企业,至1957年,全市工业企业数已达812个,其间工业企业户数净增673户,增加4.8倍,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40个,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749个,公私合营工业企业23个。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06亿元,增长1.5倍,年平均递增20.2%。“二五”期间,九江市先后创办了长江化工厂、九江船厂、九江食品厂等一大批轻纺、化工、冶金等工业企业。通过新中国初期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九江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基础。
——汪红梅《建国初期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风习变迁的影响——以九江为例》
材料二 九江居民区西园在解放后,柳氏宗祠成为这一带居民的活动中心,每逢周一、三、五居民小组就集中在这里学习、读报、讲时事、教唱歌曲,这里还办“扫盲识字班”,识字上千者颁发“扫盲证”,先进人物还到市文化宫开会。一到该唱歌的晚上,妇女儿童都聚集到这里,由“九师”派的学生教唱,非常热闹。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大量需要劳动力,为尽快把妇女从锅灶台边解放出来,于是加紧认字班管理,一批又一批妇女通过扫盲走进了工厂、商店、菜市场、饮食服务行业。一些当年从“柳氏宗祠”扫盲后参加社会活动的妇女们都已70左右高龄,每每谈到.当时在祠堂内扫盲、唱歌都能勾起老人们美好的回忆。
——政协浔阳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百年西园·九江》2005年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建国后哪些历史现象?(用历史术语概括表述)
(2)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说明这类史料的史学研究价值。
A.识字学习成为国人共识 | B.识字教育推动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
C.新中国实现了男女平等 | D.社会教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奠定群众基础 |
A.顺应了实现妇女解放的进步潮流 |
B.贯彻了新时期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
C.刻画了勇担时代使命的儿童形象 |
D.纾解了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矛盾 |
A.广泛动员抗美援朝 | B.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
C.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 | D.迅速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
A.推动教育在全国的普及 | B.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
C.回应教育现代化的诉求 | D.巩固近代教育发展的成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约有人口5.5亿,那时的文盲率高达80%。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国家为推进扫盲运动,编印了大量的农民识字课本,其中部分课本的目录统计大体如下:
——摘编自张鹏《1950年代上海郊区农村扫盲与农民思想文化教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推进扫盲运动进行阐释。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教材改革历经曲折发展。
时间 | 内容 | 备注 |
1949~1956年 | 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成分,借助苏联经验,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 除旧布新,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
1957~1965年 | 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缩短学制、精简课程。1960年,人教社按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各地开始自编教材。 | 文化教育曲折中前进。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
1966~1976年 | 没有统一的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科书,各地自编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 红色教材,服务于阶级斗争。 |
1977~1985年 | 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 | 恢复与调整,吸收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清除了十年动乱时期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具有过渡性。 |
1986~1999年 | 1992年,允许一些地区和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为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1996年,人教社编写和修订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99年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 重建与创新,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因地制宜,“一纲多本”,编审分离;教材市场化。 |
1999年~至今 | “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整、讨论的建议”,增加“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 探索与深化,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个性发展”;教材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实践性、时代性、现代性、综合性。 |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材料,围绕教材改革变化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任何一时段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