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53年,政务院(国务院前身)发文指出:(新中国成立)四年来,全国小学教育已经恢复并且大大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的规模,目前小学生人数已达5500万,较之旧中国历史上小学生人数最高年份(1946年)增加了135%。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教育发展成效显著B.已基本消除了文盲状态
C.实现了教育普及化D.满足了民众的教育需求
2 . 1956年4月,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其中,“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经济领域B.科技领域C.学术领域D.艺术领域
3 .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部分第三套人民币正面图案如下图所示。这一做法(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B.调动社会主义革命的热情
C.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D.弘扬艰苦奋斗的劳模精神
2023-05-13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三)历史试题
4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三大科技大奖,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日均由高校承担。由此可知,我国高校(     
A.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B.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C.发展速度取得了突破D.教育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初期的教科书插图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工人头戴工作帽,身穿工作服,在工厂劳动;农民头包白毛巾,身穿圆领对襟单衣,在农田、果园劳作;妇女一改此前的纤弱形象,呈现出劳动妇女的健康美。此举意在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塑造社会的新风尚
C.贯彻“双百”方针D.响应科教兴国战略
6 . 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事业D.有利于国家意志的贯彻执行
7 . 图1、图2所反映的共同目的是
A.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掀起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D.促进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和提高民众素质
8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2019-01-30更新 | 4653次组卷 | 63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