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刚一成立,科学技术事业即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194911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紧接着各产业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到1955年,全国科研机构已有840多个。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我国于1978年开始筹备建立专利制度,1980年成立国家专利局。1984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于198541日开始施行。《专利法》实施以来,在已批准授权和正在审批的专利申请中,已有一大批项目开始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人员增长及构成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科学技术四十年(1949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2024-03-24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三线建设布局的重点项目

主要省份重点城市代表项目
重庆重庆市西南铝加工厂、重庆汽车制造厂、嘉陵摩托车厂
四川攀枝花市攀枝花钢铁厂、攀枝花矿务局
德阳市东方电机石,东方汽轮机厂、中国第二重型机器厂
绵阳市国营780厂、国营783厂
泸州市泸州天然气化工石、长江起置机厂、长江液压件厂
广汉市火控雷达生产基地
贵州贵阳市贵州柴油机厂、永红机械厂
六盘水市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水城钢铁厂
安顺市歼击机生产基地
甘肃兰州市西北铝加工厂、西北铝合金厂
酒泉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钢铁集团
金昌市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天水市长城开关厂
宁夏银川市大河机床厂
石嘴山市贺兰山煤矿基地
云南昆明市云南包装厂、昆明平板玻璃厂
曲靖市云南维尼纶厂、蓝简汽车厂
青海西宁市青海华桑重型机床公司、青海柴油机厂
陕西宝鸡市秦川机械厂、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
汉中市运输机生产基地、汉江机床厂、汉江铸锻件厂
湖北十堰市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
河南洛阳市洛阳玻璃厂

——整理自梅兴无《三线建设:新中国的一座不朽丰碑》

材料二   一般来说,三线建设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中期,以战备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所进行的大规模工业、交通等基本建设。三线建设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到1980年年底,国家在三线地区建成了868个企业和研究机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一半,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31亿元,大大改变了国防工业的布局。在此过程中,三线精神逐渐产生、形成,并在三线建设调整后得到延拓。根据毛泽东的思想,要使三线建设的企业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就要让其远离大中城市,分散布点,做到即使在打核战争的情况下,这些工厂和科研单位也打不烂,炸不垮,能继续坚持生产和科研,支援前线。出于战备和保密的需要,当时的三线企业都要“依山傍水扎大营”,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尤其是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广大山区,有的甚至分布在不通水电的不毛之地。

——摘编自王蕾《试述三线粉神的核心内容与现实意义——以攀枝花纲铁基地建设史为中心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三线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线精神”的内涵。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至1973年,日本引进了将近两千项铜铁工业技术,其资金94%是国内筹集的,在此期间,日本钢产量从700多万吨增长到1亿多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因资金紧张,日本制定计划分批、分步骤引进技术。先把重点放在电子、钢铁、机械等重工业部门,虽然这些技术在当时并不都很先进,但对日本来说比较实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引进技术工作从重工业、化学工业等基础技术扩大到电子、合成纤维等一系列新兴工业技术领域。20世纪70年代以后,技术引进延伸到原子能、飞机、宇宙开发等领域。日本善于把外国成功的经验学过来,变成自己的。他们严格地依据自己的“支付能力”和“消化能力”,从实际出发,一切强调经济的合理性。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 43个主要技术领域,日本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马琳《再谈日本的技术引进》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国防工业、基础工业和科学技术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在尖端技术领域汇集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并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苏联政府也表示愿意在原子能及导弹技术方面给予中国援助。195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决定。1958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国防科委,统一领导核武器、导弹武器和常规武器装备的科研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已初具规模,国防科技工业的领导管理体制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已逐步建设了兵器工业、航空工业、造船工业、军事电子工业以及包括导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国防尖端工业;先后组建了导弹、核武器、飞机、舰艇、军用无线电、兵器等研究院,初步建立了比较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摘编自姬文波《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导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日本技术引进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征及其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日技术引进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023-01-04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钱”是对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三位著名科学家的美誉。钱学森生于191112月,于195510月历经艰辛回到祖国。钱伟长生于191210月,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钱三强生于191310月,是法国著名科学家小居里夫妇的高徒,在法国留学时就靠近党组织。1956年春天,“三钱”都被委任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重要成员。科学规划委员会是应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精神而生,任务是制定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钱学森是规划委员会综合组组长,钱伟长是综合组主要成员。钱三强当时正带领“热工实习团”在苏联学习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技术。“三钱”的1956年,是意气风发、干劲十足的一年。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十年”也由此开启。

——摘编自黄庆桥《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最是春风得意的1956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钱”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黄金十年”的原因。
2022-03-05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