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8 道试题
1 . 中国奔向太空迈出的关键一步是(     
A.“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C.“神舟”5号发射成功D.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4-03-17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

材料二   1952年,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展开。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这次调整以苏联大学体制为模板,大力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削减原综合类大学。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摘编自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简评邓稼先、钱学森对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院系调整的影响。
2023-08-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70年4月24日,它随“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发动机的轰鸣中离开了发射台。21时48分,星箭分离。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了它播送的音乐,声音清晰洪亮。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第一枚中近程导弹成功试射B.“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C.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   19646~8月,毛泽东提出建设西部后方的主张: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819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报告,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不在第一线建设:今后一切新建项目都应贯彻执行分散、靠山、隐蔽的方针。

——摘编自《六十年代三线建设决策文献选载》,1995年第3

材料三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2023-04-14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2022-11-03更新 | 9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毛泽东说:“……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说明我国研制原子弹的目的是(     
A.维护国家安全B.加快经济建设
C.提高空间技术D.争夺世界霸权
7 . 2010年9月12日,我国火星试验志愿者在模拟舱度过百日,这次试验的目的是模拟载人飞船飞向火星。在此之前,中国完成了从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实现载人航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东方红一号”和“长征1号”发射成功
B.“东方红一号”和“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和“长征2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和“长征1号”发射成功
8 . 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评论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D.中国成功发射首颗通信卫星
2022-03-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文)试题
9 . 1964年10月17日,合众国际社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材料中的“军事技术”指的是
A.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
2022-03-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选择考)
10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基于这一认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
A.加紧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